2013年1月19日 星期六

04 《第四 行供上堂法事》注釋淺譯 (03)
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 (田果彥) 
-【◎一心奉供上堂十席】- (各相對應於【請上堂】之十席)

【◎一席】

一心奉供。盡虛空,徧法界。十方常住,一切諸佛。并諸眷屬。
惟願不違本誓。安住道場。是日今時。受茲供養。
【譯】:至誠一心敬奉供養,盡虛空、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諸佛,及諸眷屬
恭敬祈願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無違慈悲度生之本誓願力而安住於「水陸大齋勝會」道場,於是日今時,納受大眾誠心之供養。

○法性體周誰不具。修成報智是為真。 自他受用事雖殊。應化實由機感見。
○此土能仁宏教主。西方清泰聖王師。 天宮慈氏俟當來。補處下生宣大化。
○三世十方無上士。人間天上獨稱尊。 自茲以外徧塵沙。無量無邊俱奉供。
 請對照於「請上堂」中首席之原文p.87 ~ 89,及其中之【注】。)
【譯】:真如法性體恆周遍,一切眾生無不本來圓具;(然眾生雖有佛性,但卻常為無明煩惱所遮蔽,)如實修成上冥下契的報身智慧,方為真實之圓證。報身功德雖有自受用、他受用之差異,但應緣化現則是隨眾生之機感而權現。
敬仰此裟婆世界弘揚聖法之教主釋迦牟尼佛,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;以及現居兜率內院(慈氏菩薩),一生補處而當來下生人間弘宣教化之彌勒尊佛。
敬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具足福慧為世所尊重,超勝人間天上,堪稱唯一的無上世尊;乃至於此以外遍塵沙界之無量無邊一切諸佛,我等大眾於今皆敬奉而供養。
【注:報智】《維摩經玄疏》:「一、淨義者,即是法身;自性清淨皎然無點,即是性淨法身也。二、無垢者,即是報身;報智圓明無有垢染,即是圓淨報身也。三、稱者,即是應身;大慈化世,名稱普洽,即是應身也。」(T38n1777_p0524c11 《攝大乘論》:「法身有幾種?淨轉阿犁耶識,得法身故。報者,轉色根得報智故。」(T31n1592_p0110b11   《台宗十類因革論》云:「但觀報智,合於何身?… 報有上冥下契,故兼自它者不然,是亦祇約自報之智,以論冥契。故曰,報身智慧上冥下契。」(X57n0964_p0178b14
【注:自他受用】佛之報身,「自受用」謂自受內證法樂,「他受用」謂應現化他、令眾生受用大乘法樂。 佛之四身為:
 〔一、自性身〕,自性身者,即法身也。謂諸如來真淨法界,湛然常寂,具足無邊真實功德,是一切法平等實性也。
 〔二、自受用身〕,自受用身者,即自報身也。謂諸如來,內智湛然,照真法界,盡未來際,常自受用廣大法樂也。
 〔三、他受用身〕,他受用身者,為他機所感,而現此身,即他報身也。謂諸如來,由平等智,為十地菩薩,現大神通,轉正法輪,令他受用大乘法樂也。
 〔四、變化身〕,變化身者,謂無而忽有,名為變化,即應身也。謂諸如來,隨順機宜,變現此身也。(三藏法數)
【注:清泰】《阿彌陀經要解》(沙門蕅益智旭 解)云:「言極樂者,梵語須摩提,此翻極樂。亦翻安養、亦翻安樂、亦翻清泰。乃永離眾苦、第一安隱之謂。」 (T37n1762_p0367a06
【注:無上士】佛十號之一。無上之士夫也,人中最勝無有過之者,故云無上士。(佛學大辭典)

伏以遮那妙體,無非十界十如。般若靈知,不出一人一念。
起上下冥資之智,現自他受用之身。雖實報之是居,於寂光而不動。
【譯】:諸佛法性實相之妙體,皆不離「十法界、十如是」之法而平等無礙。諸佛之智慧靈知,實不出吾人當下圓融之一念而悉皆具足。
起「上冥法本、下契物機」彼此資益之真智,現自、他受用之報身。雖然報身權居於「實報莊嚴土」,自受法樂並化他度眾;實則清淨法身圓具三德,安居於「常寂光土」而如如不動。
【注:遮那妙體】《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記》:「梵語毗盧遮那,華言徧一切處。謂真如平等,性相常然,徧於諸法,身無礙故。經云,遮那妙體,徧法界以為身。」X60n1116_p0187a07
【注:十界十如十如是:天台宗認一切法,皆是真如實相,或名為如,或稱如是。十法界中,一、外顯的形相,名如是相;二、內具的理性,名如是性;三、所具的體質,名如是體;四、由體所生的力用,名如是力;五、所造的作業,名如是作;六、由所種的因,名如是因;七、助因生果的助緣,名如是緣;八、由緣發生的結果,名如是果;九、所招的報應,名如是報;十、以上相為本,報為末,最後的歸趣即究竟,名如是本末究竟。十法界中的每一界,情與無情,色心萬法,皆具此十如是。(佛學常見辭彙)
【注:上下冥資之智《法華經文句格言》:「報身智慧有上冥下契之義」(X29n0598_p0612a 《法華文句記》:「上冥法本下契物機。」(T34n1719_p0331c23) 《金剛經會解》:「又謂攝種性智者,即自報上冥之智也。平等智者,即攝一切眾生身,下契之智也。」(X24n0462_p0587a12
【注:於寂光而不動】所謂「常寂光」者,「」住無生滅(法身)、解脫煩惱而永「」(解脫)、般若智「」照見實相(般若)。

至若、乘時利見。設化知宜。為九道之歸依,獨尊無侶。以一音而演說,得解隨機。
良由、自住大乘,乃能究盡諸法。壽量極長,則逾於塵點。
光明徧照,則過彼河沙。定慧力以自莊嚴。天人類無不宗奉。
【譯】:乃至於,因緣成熟而眾生仰望,故乘順時機弘宣利生的教法;施設教化皆能應知眾生根機利鈍,隨其堪受而合宜說法。凡此種種,圓滿無上,實為三乘六道所共同歸依,天上天下唯一獨尊無有可比。而佛所說法,於一音中圓具無量音,(任隨何等種族、何方語言,只要聞法,都能明白),眾生隨類各得其解,大小根器都能得益。
這都是由於佛已證到究竟而住於大乘實相,故能究盡一切諸法「如是」之實相。佛的壽量極其長遠,遠超於塵點劫之前早已成佛道,其法身常住不滅。
而佛的威德熾盛,光明曜曜,遍照十方,遠過於無量恆沙界。並以所得大乘實法之定慧力而自莊嚴,故於天上、人間,無有不尊崇而宗仰敬奉的。
【注:乘時利見】《補續芝園集》云:「然出世間寶,大略有四。眾生妄念,天真本具,一體三寶也;諸佛果德,清淨無染,理體三寶也;乘時利見,啟迪群庶,化相三寶也;垂裕後世,流及無窮,住持三寶也。」 (X59n1106_p0668b08c054) 《觀無量壽經義疏正觀記》:「乘時利見,文出周易,乾卦二五兩爻皆云利見大人,彼明國君出潛登極必合時心萬物宜睹,今借彼語以明如來機興緣熟湯()仰欲見,所以降世而善誘之。」(X22n0411_p0384b09
【注:自住大乘、究盡諸法、定慧力莊嚴】《妙法蓮華經》云:「佛自住大乘,如其所得法,定慧力莊嚴,以此度眾生。」(T09n0262_p0008a23);以及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,所謂諸法如是相,如是性,如是體,如是力,如是作,如是因,如是緣,如是果,如是報,如是本末究竟等。」(T09n0262_p0005c11
【注:塵點】塵點劫也。《法華經》:「如人以力磨,三千大千土,盡此諸地種,皆悉以為墨。過於千國土,乃下一塵點,如是展轉點,盡此諸塵墨。如是諸國土,點與不點等,復盡末為塵,一塵為一劫。此諸微塵數,其劫復過是,彼佛滅度來,如是無量劫。」(T09n0262_p0022b05) ※即磨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為墨,每經一三千大千世界便下一點,墨完了,而所經過的世界又全部碎為微塵,再以每一微塵當作一劫來計算,這是表顯大通智勝佛出世迄今非常久遠的比喻。 《法華經•如來壽量品》:「我實成佛已來,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。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,假使有人末為微塵,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,如是東行,盡是微塵。… 是諸世界,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,一塵一劫,我成佛已來,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。如是,我成佛已來,甚大久遠,壽命無量阿僧祇劫,常住不滅。」(T09n0262_p0042b13) ※即抹「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」之三千大千世界為微塵,每經過「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」之國便下一微塵,微塵盡了,而所經過的世界又全碎為微塵,再以每一微塵當作一劫來計算,這是表顯釋迦如來成佛迄今非常久遠的比喻。(佛學常見辭彙)

惟願湛然真應。熟此方震旦之緣。曠矣大慈。受茲日檀那之供。
示八自在。顯六神通。冀普度於迷流。俾咸登於樂土。
故我一心歸命頂禮。
【譯】:恭敬祈願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淨湛然而普現應化,濟度有情;圓熟於此方震旦(中土)度化眾生之機緣。恭請崇偉至尊大慈大悲的諸佛,納受今日施主大眾之誠心供養。
法身自在神通,能現(示一身以為多身、示一塵身滿大千界、大身輕舉遠到、現無量類常居一土、諸根互用、得一切法如無法想、說一偈義經無量劫、身遍諸處猶如虛空)八種大自在,顯(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神足、漏盡)六種神通力。冀望諸佛慈悲,普度生死迷流中的苦難眾生脫離苦海,同登清淨安樂之佛國淨土。
故我等大眾,至誠一心歸命頂禮十方法界一切諸佛及諸眷屬
【注:湛然真應】《摩訶止觀》:「無染如虛空。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。」(T46n1911_p0083a23) 《法華義疏》:「真應二身要具二義。一者法身無生滅,應身有生滅。二者法身唯一,應身即多。」(T34n1721_p0599a22) 《妙法蓮華經玄義》:「經云:自從是來,我常在此娑婆世界,說法教化,亦於餘處導利眾生。娑婆者,即本時同居土也。餘處者,即本時三土也。此指本時真應所栖之土。」(T33n1716_p0767a12
【注:震旦】中國。 《一切經音義》:「震旦(或曰支那,亦云真丹,此翻為思惟,以其國人多所思慮、多所計詐,故以為名,即今此漢國是也)。」(T54n2128_p0447c02
【注:八自在】《大般涅槃經》云:「涅槃無我大自在故名為大我。云何名為大自在耶?有八自在則名為我。何等為八?一者能示一身以為多身。……」(T12n0374_p0502c16) 八大自在我」:我即自在之義。謂如來有大神力,有大智慧,故能隨機示現,自在巧妙。即:(1)能示一身以多身,於一身中現無量身也。蓋如來所證法身之體,遍一切處。全體起用,故能一多自在。 (2)示一塵身滿大千界。謂如來法身,體無不遍。故一塵之身與法身之量,同一廣大,大千世界悉皆充滿,自在無礙。 (3)大身輕遠到。謂如來廣大之身,飛行輕,無遠不到,自在無礙。 (4)現無量類常居一土。謂如來雖眾生現眾類之身,而所居常在一土,自在無礙。 (5)諸根互用。謂如來眼等諸根,互相用,自在無礙。經云:如來一根亦能見色、聞聲、嗅香、別味、覺觸、知法。一根然,諸根亦爾。 (6)得一切法如無法想。謂如來知一切法,本性空寂,若言有法而可證得,則虛妄。故雖有所證,而無能證之想,於法融通自在無礙。 (7)說一偈義經無量劫。謂如來智慧辯才,演說一偈之義,雖經多劫,無有窮盡,稱性宣揚,自在無礙。 (8)身遍諸處猶如虛空。謂如來諸眾生處處現身說法,猶如虛空,了無形相可得,隨緣應化,自在無礙。 (三藏法數)
  
※ 主法想十方諸佛,冥鑒齋家懇啟之誠,現起受用,默允納受,滿如請願。 



   ...( 續接  04 第四 行供上堂法事 》注釋淺譯 (04)  )...

水陸《第四供上堂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