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

07 《第七 行奉請下堂法事》注釋淺譯 (01)

水陸法會
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  (田果彥) 

第七行奉請下堂法事 《會本》p.219 ~ 313

至心歸命禮。十方法界。諸佛法僧。常住三寶。
【譯】:謹以至誠懇切之心,歸命禮敬十方法界一切諸佛、法、僧,常住三寶。

-【◎ 然香】-

謂之香,則萬法之都名。舉其體,則三德之全分。
若燒一塵,具足眾氣。不離當處,周徧十方。自非有能熏之功,何由見所顯之理。
今則欲憑勝用,為達真誠。布香雲無盡之光,集法界在凡之眾。
一聞號召,毋或遲回。宜各飭其有徒,咸如約而來會。
【譯】:所謂的「香」,實即是一切萬法的總稱;若究其體而言,則具足了「法身、般若、解脫」三德的全體。
因此,燃一微塵之香,自能具足無量的香氣;且不離當處,而氤氳周遍於十方。若不是「香」本身即有此能熏的功能,又如何能見其所顯發的妙理呢?
於今則藉由此「香」之殊勝妙用,傳達我等的真心誠意;遍布香雲無盡的功德光輝,召請十方法界所有的六道眾生。
只要是一聞號召,便都毫無任何的遲疑,且應彼此告知族群,相偕如約來赴勝會。
【注:都名】總稱,通稱。 《妙法蓮華經玄義》:「經者,外國稱修多羅聖教之都名。」; 《注維摩詰經》:「沙門,出家之都名也。」
【注:全分】就一名相而言,其所指事物之全體,或聯繫多種名相而總說之,稱為全分。(摘自「佛光大辭典」)
【注:舉其體,則三德之全分】詳見《會本》「供下堂」(p.371):「夫一切諸法,體是三德」 故「香」之體,亦是三德。 《觀音玄義記》(宋四明沙門知禮述):「… 觀千法皆有三諦。以其千法皆因緣生,故趣舉一性相叵得故空,緣起宛然故假,性絕待對故中。 一法既然千法皆爾。學者須知千種三諦只一三諦,說千不散說一不合。 以圓融故千法各得三諦全分。蓋由三諦體是三德,名祕密藏。一切諸法不出此藏此藏全體遍入諸法。如世真金具燦爛色。具轉變能具不改性。」(T34n1727_p0912c08
【注:若燒一塵,具足眾氣】《會本》【結界】單元(p.31)有云:「此岸栴檀非別物,元從清淨自心生。若人能以一塵燒,眾氣自然皆具足。

我佛如來,有然香達信真言,謹當宣誦。
【譯】:仰遵我佛如來有燃香達信真言,於茲恭謹宣誦:

唵 什伐栗多末你。 阿鉢羅句吒。 蘇破囉尼。 毗迦知。 虎[*]  三徧 ) 

 主法想香雲徧至法界,六道羣生悉令覺知,咸皆歡喜,願此法會。

-【◎ 灑淨】-

諦觀此水,必有其源。從自心阿耨達池,流通不已。入本性薩婆若海,深廣無涯。
至於注寶器以盈盈,誦真言而馺馺。清斯几席,潔彼根塵。
自非三智,常會所宗。何由一時,能具此用。
【譯】:深觀此「淨水」,必有其發源。乃是源於自心的「阿耨達(無熱惱)池」,川流通達無有止盡;終歸流入本性的「薩婆若(一切種智)海」,浩瀚深廣無有邊際。
將此「淨水」注入晶瑩寶器而清澈盈滿,持誦真言而聲聲相續不絕;藉以清淨所有的座席,同時潔淨眾生一切的根塵垢穢。
若不是由於一心圓具三智,而恆常融會歸攝於此宗趣,又如何得於一時之間,便能具足如此勝用呢?
【注:阿耨達池】意謂「清涼池、無熱惱池」。《西域記》:「贍部洲之中地者,阿那婆答多池唐言無熱惱舊曰阿耨達,訛也。」;《釋迦方》:「阿那陀答多,唐言無惱熱即經所謂阿耨達池。」
【注:本性】本來固有之性德也。圓覺經曰:「若此覺心本性清淨,因何染污。」(佛學大辭典)
【注:薩婆若】《圓覺經大疏釋義鈔》:「稱種智者,梵云薩婆若,此云一切種智;即諸佛究竟圓滿果位之智也。種謂種類,即無法不通之義也。謂世出世間種種品類,無不了知,故云一切種智。 … 謂於一切義理悉皆通達成就,即是一切種智矣。」(X09n0245_p0478c22
【注:馺馺(ㄙㄚˋ)】馺,馬馳也。 馺馺即是馬馳走的聲音,形容其聲持續不斷也。 《一切經音義》:《尒雅》云:馺馺,疾皃也。《說文》云:馺馺行相及也,從馬及聲也。」(T54n2128_p0552a22)(*皃=貌)《大悲心陀羅尼經》:若能精誠用心,… 口中馺馺,誦此陀羅尼,聲聲不絕者,四沙門果,此生即證。」(T20n1060_p0109c02
【注:几席】古代稱祭祀的席位或靈座為几席
【注:自非三智,常會所宗】此指所謂「一心三智」。上言「入本性薩婆若海」,「薩婆若」意即「一切種智」;而於《金光明經玄義》中有云:依止智則求理,如是觀者即是一心三智。即空是觀照般若一切智,即假是方便般若道種智,即中是實相般若一切種智;是三智一心中得,即空即假即中,無前無後不並不別,甚深微妙最可依止。是為觀心三般若金光明。」(T39n1783_p0008b23) 《釋摩訶衍論》:所謂顯示一切諸眾生自性清淨心,從無始已來具足三智圓滿四德無所闕失故。」(T32n1668_p0608c18) 三智: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。一切智是聲聞緣覺知一切法總相的智,總相就是空相;道種智是菩薩知一切道法差別相的智;一切種智是佛通達諸法總相別相,化道斷惑的智,合一切智及道種智二者,故名一切種智。(佛學常見辭彙)

我佛如來,有灑淨真言,謹當宣誦。
【譯】:仰遵我佛如來有灑淨真言,於茲恭謹宣誦:

唵 伐什囉。賒咩耶。吽癹。悉哩摩呬。薩訶  三徧 ) 

 主法想水至處,嚴淨廣博,即成結界。 及想如光明雲樓閣,重累其上。

-【◎ 召請下堂諸席臨壇】-

○歸命三尊無有上。四依賢聖大乘師。 創興水陸大齋儀。起教流通諸大士。
○今我投誠崇勝法。廣開普度大道場。 洪恩曠蕩不思議。六道四生咸受賜
【譯】:至誠恭敬,歸命至尊無上的佛法僧三寶。禮敬弘宣佛化的「四依」賢聖大乘諸師,以及創興「水陸大齋」儀法與所有起教、流通儀法的諸位大士。
我等於今歸敬此崇高殊勝的「水陸」齋法,廣開「平等普度」的盛大道場;至德宏恩曠達浩蕩不可思議,所有六道四生都蒙濟度而得解脫。
【注:四依】此指「人四依」。 ﹝出法華玄義﹞即依止也。謂從五品位至等覺菩薩,堪為世間眾生之所依止,能令眾生聞法開解,修行證果,故名人四依。(三藏法數) 《佛祖統紀》:「輔行云:像末四依弘宣佛化,傳中既云並是聖人,故多是四依;亦可通於三、二。以初依屬凡,不得名聖也(妙玄云,五品六根為初依,十住為二依,十行十向為三依,十地等覺為四依。此約大乘四依。」(T49n2035_p0169b01
【注:六道】道,即能通之義,謂六道生死,展轉相通,故名六道。①天道,自然樂勝身勝,是名天道。②人道,於世苦樂之境,而能安忍,是名人道。③阿修羅道,華言無酒,又言無端正。此道或居海岸,或居半須彌山巖窟,宮殿嚴飾,懷猜忌心,常好鬥戰,是名阿修羅道。④餓鬼道,業重者,飢火炎炎,不聞漿水之名。⑤畜生道,披毛戴角,鱗甲羽毛,互相吞噉,受苦無窮。⑥地獄道,謂此獄在地之下,而有鑊湯劍樹等苦,是名地獄道。(摘自「三藏法數」)
【注:四生】一、胎生(十二因緣經作腹生),如人類在母胎成體而後出生者。 二、卵生,如鳥在卵殼成體而後出生者。三、濕生(十二因緣經作寒熱和合生),如蟲依濕而受形者。 四、化生,無所依託唯依業力而忽起者,如諸天與地獄及劫初眾生皆是也。 此有五道分別,人趣與畜生趣各具四種。… 次鬼趣有胎化二種。… 其次一切之地獄與天人及中有皆唯化生。(佛學大辭典) 《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》:「又六道,不出胎卵濕化四生。俱舍頌云:人旁生具四;地獄及諸天,中有唯化生;鬼通胎化二。」(X57n0980_p0743c16

伏以,聖凡靡間,謂三諦之理本如。情智乍分,故十界之事或異。
水殊冰而共濕,胡非漢而俱人。要知不失所宗,則能常得其體。
至若根塵對起,物我交傾。所造之習弗同,受報之果隨別。
以稟質或妍或醜,故嬰苦有重有輕。栖栖乎水陸空行,續續乎死生中陰。如斯不了,畢竟何歸。
【譯】:「聖」、「凡」本來是沒有差別的,因其所具圓融三諦之理都是一如不二的。但由於「迷(情)」、「悟(智)」乍然分歧,故而有十法界的事相差別。
就如同「水」與「冰」形相不同,但其「濕性」卻是一樣的;又如「胡人」與「漢人」相貌有別,但都同是「人類」。因此當知,若不迷失於所宗的理趣,便能常得一如不變的真「體」。
但若是根塵相對而起惑造業,分別自他而物我交相傾軋;則由所造業習不同,所受的果報自然也就隨之而異了。
因此,眾生稟賦的資質或美或醜,而所受的苦難也就有輕有重;無論居行於水、陸、空中,都惶惶不安如處火宅;死後成為中陰身,又隨業受報而生死相續不斷。像這樣輪迴生死永無了期,究竟要歸趨到哪裡去呢?(又如何才能解脫而回歸清淨的本性呢?)
【注:栖栖(ㄒㄧ)】不安的樣子。《論語‧憲問》:「丘何為是栖栖者與,無乃為佞乎。」 孤寂零落的樣子。
【注:中陰】又名中有。《三藏法數》:「謂諸眾生此身死後,識未託胎,現在所作善惡業因,必取當來善惡諸趣之果,因果不亡,故名中有。」乃由意而生之身(意生身),非精血等外緣所成。 詳見「請下堂」、「供下堂」單元第十席。,即人死後尚未投胎之前,有一個由微細物質形成的化生身來維持生命,此化生身即是中陰身。此中陰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,每七天一生死,經過七番生死,等待業緣的安排,而去投生。(佛學常見辭彙)死此生彼,中間所受之陰形也。陰者五陰之陰,俱舍宗以為有一定之中陰,成實宗以為無之,大乘宗以為有無不定。謂極善極惡之人,無中陰,直至所至。餘皆有之。大乘義章八曰:「命報終謝,名為無有。生後死前,名為本有。兩身之間,所受陰形,名為中有。」 (佛學大辭典)
  


水陸《第七請下堂》

1 則留言:

  1. (1) 2013/08/21 依 [ 水陸儀軌會本 ] 補加《第七 行奉請下堂法事》主法觀想,如: (※ 主法想香雲徧至法界,六道羣生悉令覺知,咸皆歡喜,願趨此法會。)
    (2) 增補【注:本性】、【注:六道】。
    (3) 增改 【注:中陰】 之內容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