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【◎一席】
一心奉請。十方法界。四空四禪。六欲諸天。日月星天。天曹聖眾。并諸眷屬。
【譯】:至誠一心奉請,十方法界一切四空、四禪、六欲諸天,日、月、星天,及諸天曹等天界所有天道聖眾,與諸眷屬。
【注:六欲諸天】指欲界六天。 ①四天王天,東方持國天王、南方增長天王、西方廣目天王、北方多聞天王。 ②忉利天,梵語忉利,華言三十三。往世三十三人,同修勝業,同生此天。 ③須夜摩天,梵語須夜摩,華言善時分。謂此天時時唱快樂,故又云受五欲境,知時分故。 ④兜率陀天,梵語兜率陀,華言知足。謂此天於五欲境知止足故。 ⑤化樂天,謂此天自化五塵而娛樂故。 ⑥他化自在天,謂此天假他所化樂事,以成己樂,即欲界天主。(三藏法數)
【注:日月星天】①《大乘義章》:「問曰:欲界日月星天何天所攝?釋言:隨近四天王攝;隨別分之六天不收。 何故如是?四天王天,是其地居;彼是空居。又六欲天,壽命短促;此壽一劫,是故不攝。」(T44n1851_p0627c22) ②日月星天,指日、月、星三光天。 ③《法華經玄贊要集》:「言三光乃是四王等者。問:如何攝三光天子,在四王天中?何不別開三光天?答:以欲界天中無三光天,遂攝入四天王天也。 古人云:三光天子別有居所處。疏主意三光天子在虛空,合向空居天收。緣實在四天王天,天宮舍擔頭行,屬地天收,無別所處,…」(X34n0638_p0408b07)
一心奉請
無色界,非想非非想處天等,四空天眾。
色界,色究竟天,善現天等,四禪十八梵天眾。
欲界,他化自在天。樂變化天等。六欲天眾。
【譯】:至誠一心,奉請十方法界:
無色界中,「非想非非想處、無所有處、識無邊處、空無邊處、識無邊處、無所有處、非想非非想處」等四空處之天眾。
色界中,「色究竟天、善現天、以至於梵眾天、以至於善現天、色究竟天」等四禪十八天之天眾。
欲界中,「他化自在天、樂變化天、以至於四王天、以至於樂變化天、他化自在天」等六欲天之天眾。
【注】:以上奉請「三界二十八天」;即無色界四天,色界十八天,欲界六天。 ①無色界四天:空無邊處天、識無邊處天、無所有處天、非想非非想處天。 ②色界四禪十八天:(1)初禪三天:梵眾天、梵輔天、大梵天;(2)二禪三天:少光天、無量光天、光音天; (3)三禪三天:少淨天、無量淨天、遍淨天;(4)四禪九天:無雲天、福生天、廣果天、無想天、無煩天、無熱天、善見天、善現天、色究竟天。 ③欲界六天:四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。 (三界二十八天中,欲界的四王天與忉利天,依須彌山的地界而居,故稱地居天。夜摩天以上,均凌空而處,名空居天。)
日天子,月天子,北極紫微大帝。南極太微大帝。
北斗七元星君。南斗六司星君。九耀星君。
三臺華蓋。二十八宿。十二宮辰。太歲星君。
【譯】:日天子,月天子,北極紫微大帝,以及南極太微大帝等眾。
北斗七元星君,南斗六司星君,以及九曜星君等眾。
三臺華蓋星君,以及二十八宿、十二宮辰、太歲星君等眾。
【注:日天子,月天子】①《法華經》云:「爾時釋提桓因,與其眷屬二萬天子俱。復有名月天子、普香天子、寶光天子、…」 ②《法華經入疏》:「復有名月天子、普香天子、寶光天子。 此等三天子,是帝釋內臣,如卿相等也。或云是三光天子。名月即月天子,是寶吉祥,乃大勢至應作也。普香即明星天子,乃虛空藏應作也。寶光即日天子是寶意,乃觀世音應作也。」(X30n0600_p0016b14)
③《長阿含經》:「日天子所止正殿,純金所造。…日宮行時,其日天子無有行意,言我行住常以五欲自相娛樂。…日天子身出千光,…是故日天子名為千光。… 月天子所止正殿,琉璃所造。」(T01n0001_p0145c09)
【注:北極紫微大帝】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居「四御」之第二位,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經地緯、日月星辰和四時氣候,又稱「紫微北極大帝」、「北極星君」。中國古代先民對於天庭星宿早有敬畏崇拜,…道教以為星辰為日、月所生,對星辰之神亦格外崇拜,神系地位頗尊,其中數量極大,最高位者即是紫微大帝。(摘自「文化建設委員會-道教專題資訊網-文物資料庫http://www.mwr.org.tw/taoism/data_view.asp?ID=260 」)
【注:北斗七元星君】道教崇拜北斗星,星神中地位最高者即為北斗星(北辰),稱「中宮紫微北極大帝」。北斗星君為五斗之一,亦稱「北斗七元輔弼星君」。… 北斗七元各有星君名諱:北斗陽明貪狼星君、北斗陰精巨門星君、北斗真人祿存星君、北斗玄冥文曲星君、北斗丹元廉貞星君、北斗北極武曲星君、北斗天關破軍星君。」(摘自「文化建設委員會-道教專題資訊網-文物資料庫 http://www.mwr.org.tw/taoism/data_view.asp?ID=262 」)
【注:北斗七星】①即:貪狼星(天樞星)、巨門星(天璇星)、祿存星(天璣星)、文曲星(天權星)、廉直星(玉衡星)、武曲星(開陽星)、破軍星(搖光星)。此七星在北方,成斗形,故曰北斗七星。尊星王之法,祈念此七星也。見《北斗七星延命經》。(參考「佛學大辭典」) ②《正法念處經》:「閻浮提北,名曰風輪,持北方星,輪轉不沒,風輪持故。諸外道等,見此辰星,北斗七星,常現不沒,便謂此星能持一切世間國土。不如實知,不知風力之所持也。」(T17n0721_p0142a20)
【注:南斗六司星君】①道教之星神,即所謂「第一天府宮︰司命星君。第二天相宮︰司祿星君。第三天梁宮︰延壽星君。第四天同宮︰益算星君。第五天樞宮︰度厄星君。第六天機宮︰上生星君。」②《佛說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》:「爾時釋迦牟尼佛在淨居天宮,告諸宿曜遊空天眾九執大天,及二十八宿十二宮神一切聖眾,我今說過去娑羅王如來所說,熾盛光大威德陀羅尼除災難法。若有… 羅睺彗孛妖星,照臨所屬本命宮宿及諸星位,… 若太白火星入於南斗,…厲聲念此陀羅尼加持,其災即除…。」(T19n0963_p0337c14)
【注:九耀】即「九曜」,指九種照耀之星體,即日曜、月曜、火曜、水曜、木曜、金曜、土曜、羅睺、計都。又名九執,隨日逐時而不相離,固有「執持」之義。 《大日經疏》四曰:「執有九種:即是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曜,及與羅睺、計都,合為九執。」是即於「七曜」加上使日月起蝕之羅睺(即蝕神)、與計都(即彗星)二者合為九執。 日曜即太陽,月曜為太陰,火曜為熒惑星,水曜即辰星,木曜為歲星,金曜為太白星,土曜為鎮星,羅睺為黃旛星,計都為豹尾星。
【注】:①【星供】:密教為求息災、增益、延命等,而供祭北斗七星、九曜、十二宮、二十八宿等之作法。又稱星祭。(佛光大辭典) ②【星祭】:《宿曜經》說人人當年星本命星侵犯則其人有災,如來說大悲陀羅尼消除之,名《大威德金輪佛頂熾盛光如來消除一切災難陀羅尼經》。… 且《大集經二十•三昧神足品》曰:「二十八宿日月隨行,一切眾生日月年歲皆悉繫屬,若人生日於角星者,多財富貴,聰明多智,…」… 此星祭,即祀其人之當年星及本命星也。然《消除一切災難陀羅尼經》為大悲隨情之方便,而非佛教之教,又《大集經》中上述之說為光味仙人之言,而非佛說,故佛破之。經曰:「佛言:眾生闇行,著於顛倒,煩惱繫縛,隨逐如是宿書籍仙人,星宿雖好,亦復生於牛馬豬狗。亦有同於一星生者,而有貧富貴賤參差。是故我知是不定法。」(T13n0397 p0140a03) (佛學大辭典)
【注:二十八宿(ㄒㄧㄡˋ)】①《大集經》曰:「二十八宿日月隨行,一切眾生日月年歲皆悉繫屬。」 ②古代天文家將星空依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劃分廿八區,每區謂之一宿。 二十八宿為東方蒼龍七宿: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宿;西方白虎七宿:奎、婁、胃、昴、畢、觜、參宿;南方朱雀七宿:井、鬼、柳、星、張、翼、軫宿;北方玄武七宿:斗、牛、女、虛、危、室、壁宿。 ③《法苑珠林》:「今且列二十八宿,所屬不同各有靈衛。故大集經云,爾時佛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四天王言,過去天仙云何布置諸宿曜辰攝護國土養育眾生。…於四方中各有所主,東方七宿。一者角宿,…二者亢宿,…三者氐宿,…四者星宿,…五者張宿,…六者翼宿,…七者軫宿。…西方七宿。一者奎宿,…二者婁宿,…三者胃宿,…四者昴宿,…五者畢宿,……」(T53n2122_p0295a15)
【注:十二宮】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,分為四方。大疏以為月天之眷屬。與今日之天文學,方位有異,而大體則同。在東方者為夫婦宮(又曰雙女宮);羊宮(又曰白羊宮);牛宮(又曰金牛宮);在西方者為秤宮(又曰天秤宮秤量宮);蝎宮(又曰天蝎宮蝎蟲宮);弓宮(又曰人馬宮);在南方者為瓶宮(又曰寶瓶宮);二魚宮(又曰雙魚宮賢瓶宮);密牛宮(又曰摩蝎宮);在北方者為螃蟹宮(又曰巨蟹宮);獅子宮,雙女宮(又曰室女宮小女宮)。(佛學大辭典)
國主元命,生靈所屬。施家各人,本命星君。
天曹府君。主陰陽賞罰。註記生死,諸大天官。
天府北極,四聖真君。漢天師正一。靈應真君。
天地水府三官。天府功德司判官。空行捷疾使者。
【譯】:國主之元命,生靈之所屬,以及施主闔家各人之本命星君等眾。
天曹府君,以及主司陰陽賞罰、註記生死等諸大天官等眾。
天府北極,四聖真君,以及漢天師正一,靈應真君等眾。
天、地、水府三官,以及天府功德司判官,空行捷疾使者等眾。
【注:本命星】北斗七星中,正當於其人出生年份之星曰「本命星」。故有傳言,由本命星而決定其人命運吉凶。
【注:天曹府君】《焰羅王供行法次第》:「次請天曹府君一切天曹百司官屬都官使者及諸部類。降臨此壇場受我供養。」(T21n1290_p0375b15)
【注:四聖真君】即「天蓬元帥」、「天猷副元帥」、「真武將軍」以及「黑煞將軍」。道教護法神將「四聖真君」的崇奉,起於隋唐以後,… 宋代以後,黑煞將軍為「翊聖保德將軍」所取代或合而為一,稱其為:「天蓬大元帥真君」、「天猷副元帥真君」、「翊聖保德儲慶真君」、「真武靈應佑聖真君」。(摘自「文化建設委員會-道教專題資訊網-文物資料庫http://www.mwr.org.tw/taoism/data_view.asp?ID=304 」)
【注:漢天師正一】①張陵,道教正一道(東漢時稱「五斗米道」)創始人,… 道教徒尊奉為「天師」,又有「張道陵」、「祖天師」稱號。(摘自「文化建設委員會-道教專題資訊網-文物資料庫http://www.mwr.org.tw/taoism/data_view.asp?ID=266 」) ②《元史‧釋老志》記載:「正一天師者,始自漢張道陵。」;《明史》記載:「累號正一靖應真君。」
【注:天地水府三官】出自古代先民對於天、地、水的自然崇拜,經神格化後形成信仰,於古代民間影響甚大,有所謂「天官賜福、地官赦罪、水官解厄」之稱。亦為道教早期奉祀的神靈,又稱「三官帝君」或「三元大帝」。
【注:功德司判官】①功德司,古代之中央機構名。例如於西夏時,設有僧眾功德司、出家功德司等機構,掌管全國宗教事務。 ②判官,古代官名。為輔助地方長官處理政事的僚屬人員。
惟願不迷本性,承佛威光。是夕今時,來趨法會。
【譯】:恭誠祈願所有十方天道界的一切聖眾及諸眷屬,都能不迷失於原有的清淨本性,仰承佛力威光照燭濟拔,而於今夕召請之時,共同來趨法會。
(※ 主法想天道聖賢,無央數眾,從空而來,住淨道上,樓閣之中。)
→ ...( 續接 07《第七 行奉請下堂法事》注釋淺譯 (04) )...
水陸《第七 請下堂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