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【◎十席】
一心奉供。發揚水陸,流通至教,修儀繼軌,歷代大士。并諸眷屬。
惟願不違本誓。安住道場。是日今時,受茲供養。
【譯】:至誠一心敬奉供養,一切發揚「施食、水陸」儀法、流通「普度」至教、修訂儀法、繼述儀軌等歷代諸位大士,及諸眷屬。
恭敬祈願諸大士等,無違本誓願力而安住於「水陸大齋勝會」道場,於是日今時,納受大眾誠心之供養。
○西域阿難為起教。東土勸行始夢僧。 誌公贊機梁祖興。僧祐秉法初建會。
○唐代英公復中行。印師感驗賾師述。 內翰蘇公親製讚。節推楊氏為修文。
○四明東湖重繼述。雲棲真寂再中興。 惟茲相繼最功高。故我今辰勤奉供。
(※ 請對照於「請上堂」中第十席之原文p.107 ~ 108,及其中之【注】。)
【譯】:昔於西域印度,阿難尊者禮請世尊教以「具斛施食」之道,此為「施食」起教之根本;而於東土中國,遂有梁朝神僧示夢之神應而勸化興修此法。經誌公大士贊順機宜之勸發,而由梁武皇帝興制「水陸」儀文;復由僧祐律師親自秉法宣文秉法,而初始修建「水陸法齋會」。
及至唐代法海英公禪師又再中興「水陸齋法」以致盛行。而宋朝佛印禪師總持「水陸法齋會」,感應鬼神懽歆;宗賾禪師更刪補詳定舊儀而申明齋法。內翰蘇文忠公則修崇齋法並親製「水陸法像贊讚」;而東川節推楊鍔復再述儀製文。
乃至其後,四明東湖志磐法師重新繼述儀軌,明代雲棲祩袾宏大師、清朝真寂儀潤法師,補輯儀規,重興齋法。如此承先啟後,相繼傳承「施食」、「水陸」之至教,實在是功德無量啊!故禮敬諸位弘揚流通「水陸」之大士,我等大眾於今皆殷誠敬奉而供養。
【注:內翰蘇公】內翰,官名,即內相、翰林學士。 蘇公,即蘇軾。
【注:節推】節推,官名,即節度推官。宋朝州郡的佐理官。
伏以體俱用寂,理同則生佛一如。智與情分,事異故聖凡十界。
欲至普熏之益,爰興等供之誠。植悲敬之兩田,具財法之二施。
自開端於慶喜,至製儀於武皇。感異人之見求,斯文未蠹。幸諸賢之繼作,此道彌彰。
不唯德重於傳宏。亦復功高於著述。時平而法甚盛,俗變則化幾亡。自非命世亞聖之材,何識設教度人之意。
【譯】:「體」與「用」相即而俱寂,於「理體」上固然是相同而眾生與佛其實一如。然而,真智與妄情畢竟差別,所以,「事相」上殊異而有四聖六凡的「十界」分別。
為期達到慈悲普熏之勝益,於是廣興平等普供之殊誠。深植「慈悲等施」與「恭敬供養」兩種福田,備具「財施」與「法施」兩種布施。
此「水陸大齋」自阿難尊者「施食」起教為開端,及至梁武皇帝創製儀文。由於英公禪師夢感異人之覲見,而求得「水陸大齋」之儀文,倖未蛀蝕受損而得以保存傳續。幸仰賴諸明師賢者之繼述補輯,致使此「水陸」之至道更加弘彰。
因此,諸位弘傳「水陸」之大士,不僅因傳宏大法而勝德深重,也由於著述、輯訂儀文而功德高超。於太平之時,儀法非常興盛;但於亂世風俗丕變之際,則大法之教化幾乎亡佚。這如果不是具有應機化世、所謂「命世亞聖大材」之士,哪裡能識得此殊勝法門所以設教度人之深義。
【注:命世亞聖之才】①《釋氏稽古略》:「清涼大統國師澄觀,以命世亞聖之才追宗賢首,著華嚴疏論凡數百萬言。」(T49n2037_p0821a26) ②指順應天命而降世的人才;後多指名望才能為世人所重的傑出人才。東漢趙岐首稱孟子為「命世亞聖之大才」。
惟願益堅宿誓。熟此方震旦之緣。冥監物情。受茲日檀那之供。
密回智照。俯運悲懷。冀普度於迷流。俾咸登於樂土。
故我一心,歸命頂禮。
【譯】:恭敬祈願一切弘傳「水陸」之諸大士等,更加堅定護法濟眾之宿世宏誓,成圓熟於中土國度化眾生之緣;並為弘興大法,冥照鑒察群情眾意法界萬物之情,安居道場而納受今日施主大眾之誠心供養。
復以神通慈慧妙智密觀迴照,垂示悲懷;冀望諸位大士等,普度生死迷流中的苦難眾生,同登清淨安樂之佛國淨土。
故我等大眾,至誠一心歸命頂禮一切弘傳「水陸」之諸大士眾,及諸眷屬。
(※ 主法想發揚水陸諸大士眾,因齋家懇啟之誠,各運悲懷,默允受供,滿如請願。 )
我佛如來,有獻供養真言,謹當宣誦。
【譯】:仰遵我佛如來有獻供養真言,於茲恭謹宣誦:
唵誐誐曩。三婆嚩。嚩日囉。斛 ( 三徧 )
(※ 主法想十方諸佛法僧,見此妙供,各互徧法界,納受供養,悉皆歡喜。 )
願因祕密。不思議熏。悉使微肴。轉成妙供。奉諸聖賢。無不周徧。齋主歸依。虔誠作禮。
【譯】:誠願承此祕密真言之殊勝,以不可思議之妙力圓熏,普令一切微薄之食,悉皆轉成無上妙供,以敬奉供養十方三世一切三寶聖賢等眾,而無不周遍至全。施主眾等於此懇切歸依,虔誠行禮。
→ ...( 續接 04《第四 行供上堂法事》注釋淺譯 (13) )...
水陸《第四供上堂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