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

04 《第四 行供上堂法事》注釋淺譯 (08)
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 (田果彥) 
【◎六席】

一心奉供。十方法界,傳揚教法,禪律諸宗,諸祖師僧。并諸眷屬。
惟願不違本誓。安住道場。是日今時,受茲供養。
【譯】:至誠一心敬奉供養,十方法界一切傳持弘揚教法、禪律等諸宗,諸位祖師僧眾及諸眷屬
恭敬祈願十方法界一切諸祖師僧等,無違本誓願力而安住於「水陸大齋勝會」道場,於是日今時,納受大眾誠心之供養。

二十八傳迦葉始。就中龍猛道尤尊。 教宏止觀盛天台。禪號別傳從達磨。
載仰東林修淨業。洪惟國一演華嚴。 慈恩灌頂法性宗。至矣南山興律學。
歷代譯經造懺者。四依應世十科分。 十方諸祖聖賢僧。於此一時俱奉供。
 請對照於「請上堂」中第六席之原文p.98 ~ 100,及其中之【注】。)
【譯】:諸位祖師僧等,如西天二十八祖,自摩訶迦葉初祖始、而至達磨尊者,其中第十四祖龍猛(龍樹)尊者,(弘「中觀性空」之道,為「八宗共祖」),尤其普受尊崇。而北齊慧文大師依龍樹尊者中觀論,發明妙理,續傳南嶽慧思而至天台智顗大師,演教宏宗,闡揚止觀,興盛「天台」宗門。至於禪宗,則由達磨尊者於梁武帝時從西土來到中國,別傳禪法而及於六祖慧能等諸大師。
敬仰「圓悟大師」慧遠,於廬山東林寺建白蓮社,於無量壽佛像前修淨業,發願往生西方淨土,創「淨土」宗門。敬思「國一法師」賢首法藏,開演《華嚴經》而大弘「華嚴宗」。以及玄奘、窺基諸師,窮明萬法性相而「慈恩(唯識)宗」。金剛智、不空諸灌頂國師興「密(真言)宗」。乃至道安、僧肇諸位大師依《會本》卷四 P.601弘揚「法性宗」真性空寂真如法性之宗旨。還有至為重要的,澄照道宣律師等,嚴守戒品,精研弘宣四分律,而興「南山律宗」。
此外,歷代翻譯經藏論典如摩騰、竺法蘭、玄奘大師;與造制懺法儀軌之誌公、悟達國師依《會本》卷四 P.601等諸位大師。以及位在「四依」的賢聖者諸師,隨應機宜弘修大法,或精修慧、或勤修福,而於「翻譯、解義」等「十科」事蹟永為世間楷模。凡此所有十方法界一切諸祖師聖賢,我等大眾於今皆至誠敬奉供養。
【注:四依《妙法蓮華經玄義》:「若始終判者,五品六根為初依,十住為二依,十行十迴向為三依,十地等覺為四依。」(T33n1716_p0736c18
【注:十科翻譯、解義、習禪、明律、感通、遺身(謂重法亡軀)、讀誦、護法、興福(謂興造福利)、雜科(謂兼前九科進修之事,傍及世間經書、治世語言、禮樂文章等,無不兼通)等「十科」事蹟。  ②《會本》卷一 p.8「凡例」有云:「今於第六席,增懺摩空宗二位。以表律、懺、台、賢、慈、性、禪、密、譯、淨,十宗齊敬,較為周到。」(謂於:律、懺摩、天台、賢首、慈恩、法性、禪、密、翻譯、淨土,十宗齊敬。)

伏以諸法界等,固知佛不度生。列祖意同,是謂人能宏道。
暨色心之論弗合,致性相之徒暫分。豈欲自異其宗,蓋亦各權所據。
惟台崖之三觀,總持百家。繄少室之別傳,流通五派。
自餘諸部,咸振一時。極其理則皆善圓談,約其教則各當正義。
唯江河皆會於海,而日星俱麗於天。以對機之有殊,故設化之無在。
【譯】:敬思,法界平等而畢竟真空,能所俱泯而生佛不二,因此固然可知「佛不度生」。但列宗祖師亦知眾生迷昧本有之佛性而受苦,故欲度眾利生之慈悲心意皆同,因而致力於弘法教化,所以說「人能宏道」。
然而因應眾生的根機不一,或從色法分析、或由心法悟入,以致暫且分立而有性宗與相宗;但豈是要將自宗之教法標新立異於佛法之上,只不過是依據不同的機宜,而權巧施設相應的方便教化。
於是欣然可見,天台智顗大師倡一心三觀、圓融三諦之理,足勘總持百家之學;以及,達磨祖師於少室山授「教外別傳」之禪宗心法,六傳之後,流通天下而成溈仰、臨濟、曹洞、雲門和法眼五派。
乃至其餘宗門諸部,也都個別弘揚而振興於一時。窮究所有各家所說的法理,雖應機而不同,但都善於圓談教理;而就其教法而言,也都各各恰如其當的合乎宗旨正義。
其實,江河百川,雖然各各異流,但最後終歸同會於海(夫禪分五派,本乎出自一源。教列三乘,大底終歸一法。權皆歸實,唯一佛乘);日月星辰,雖然都各自曜放光明,卻彼此無礙而耀麗於天(諸家聖賢之道,昭然齊照,光明交映而萬象粲然)。所以可知,由於所教化的眾生根機彼此不同,因此權設的種種教化之法,便也隨順機宜而方便施設了。
【注:佛不度生】《大乘義章》:「據凡以望諸佛,道佛化生。就佛論佛,無佛異生,無生異佛。無佛異生,則無能化。無生異佛,亦無所化。故經說言:平等法界佛不度生。眾生分別說佛度生。」(T44n1851_p0505c17
【注:性相之徒】《楞嚴經玄義》:「性相二宗,猶波之與水,從來不可分隔。而其流弊也,甚至分河飲水,此豈文殊彌勒之過?亦豈馬鳴護法之旨哉?謂真如受熏,譬如劫火洞然,虛空安得獨冷?謂真如不受熏,譬如劫火洞然時,虛空何嘗爛壞?故知得其語脈者,合則雙美;失其宗趣者,離則兩傷。觀大佛頂經第四卷云:譬如虛空,體非群相,而不拒彼諸相發揮。只此一言,兩疑冰釋。」(X13n0284_p0196b11
【注:台崖】《般若心經疏詒謀鈔》:「台崕者,山也;以上應台星,故名天台,指智者所住也。」(X26n0530_p0741a03
【注:少室】(地名)為嵩岳之別峰。魏孝文為佛陀禪師於此立少林寺。即初祖達磨九年面壁之處。(佛學大辭典)

惟願尊居師道。熟此方震旦之緣。冥監物情。受此日檀那之供。
密回智照。俯運悲懷。冀普度於迷流。俾咸登於樂土。
故我一心歸命頂禮。
【譯】:恭敬祈願十方法界一切諸祖師僧等,傳法授道教化眾生,圓熟於中土度生之緣;並為利樂有情,冥照鑒察群情眾意法界萬物之情,安居道場而納受今日施主大眾之誠心供養。
復以權實善慧妙智密觀迴照,垂示悲懷;冀望諸祖師僧等,普度生死迷流中的苦難眾生,同登清淨安樂之佛國淨土。
故我等大眾,至誠一心歸命頂禮十方法界一切諸祖師僧及諸眷屬

※ 主法想宏法諸祖師僧,悉憐齋家懇啓之誠,各起慈心,默允納受,滿如請願。 



水陸《第四供上堂》

1 則留言:

  1. (1) 增加【注:十科】②
    (2)「復以權實妙智密觀迴照」 改為 「復以善慧妙智密觀迴照」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