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言一體者,以實相慧。覺了諸法。非空非有,亦空亦有,雙亡雙照。三智圓覺,名為佛寶。所覺法性之理。三諦具足,名為法寶。如此覺慧。與理事和合,名為僧寶。
【譯】:至於所謂「一體三寶」,則是以實相真慧諦觀,了悟一切諸法,並非斷滅的「空」、也非真實的「有」; 但卻也是空性的「空」、緣起的「有」; 進而雙亡「空、有」兩邊不取,同時雙照「空、有」兩邊不捨;如此而「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」三智圓滿覺了,故名為「佛寶」。其所覺悟真如法性之理體,「空、假、中」三諦圓融具足,故即名為「法寶」。而如此圓妙的覺了真慧,與「理」「事」和合圓融理事而和合一如,則名為「僧寶」。(詳【注:一體三寶、與理事和合】)
【注:一體三寶、與理事和合】《觀音玄義》(智者大師):「以實相慧覺了諸法非空非有,故名為佛寶。所覺法性之理三諦具足,即是法寶。如此覺慧與理事和名僧寶。事和即有前三教賢聖僧;與理和即有圓教四十二賢聖僧。」(T34n1726_p0886c18)
【注:三智圓覺】《金光明經玄義》(智者大師):「如是觀者即是一心三智。即空是觀照般若一切智,即假是方便般若道種智,即中是實相般若一切種智。是三智一心中得,即空即假即中,無前無後,不並不別,甚深微妙最可依止,是為觀心三般若金光明。」(T39n1783_p0008b23)
【注:法性】指諸法之真實體性。亦即宇宙一切現象所具有之真實不變之本性。又作真如法性、真法性、真性。又為真如之異稱。法性乃萬法之本,故又作法本。(佛光大辭典)
如上依於教法。委釋一體三寶之相。以為汝輩六道一切羣靈,開發妙解。今更為汝,依於行法。以正示觀心三寶之法。故天臺四明二師之言曰。諦觀一念之心,即空即假即中。即是三寶。如汝六道羣靈,現前一念。本具三諦。在迷不覺,是為法寶。能覺三諦之智,是為佛寶。諦智相合,是為僧寶。
【譯】:以上,謹遵依聖教正法聖道教法,詳細闡釋「一體三寶」之相狀,以令爾等六道一切群靈開發妙悟慧解。如今更為爾等,遵依真修之行法,正確地明示「觀心三寶」的修法。 誠如天臺智者與四明尊者兩位大師所教示:(天臺智者大師言:)深心諦觀此一念心,當體即空即假即中,這就是觀心「三寶」。 就如同爾等六道群靈,當下現前之一念,本來圓具「空、假、中」三諦;然而因在迷昧之中,故而不覺三諦之理,此三諦之理即是「法寶」;然而雖迷未失,其能覺悟三諦的圓融之智,就是「佛寶」;而此「本具三諦之理」與「能覺三諦之智」圓融相應和合,這就是「僧寶」。
【注:諦觀一念之心】《金光明經玄義》:「諦觀一念之心,即空即假即中,即是三寶。何者?不覺名法寶,覺名佛寶,和名僧寶。三諦之理不覺故是法寶,三諦之智能覺故是佛寶,三諦三智相應和故是僧寶。無諦智不發,無智諦不顯,諦智不和,不能大用利益眾生。三種皆可尊可重,是故俱稱為寶。」(T39n1783_p0009b14)
【注:在迷不覺,是為法寶】《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》:「涅槃經中,迦葉難云:涅槃佛性決定如來是一義者,云何說言有三歸依?佛言有法名一義異、名義俱異。佛常法常比丘僧常、涅槃虛空皆亦如是,是名名一義異。名義俱異者,佛名為覺、法名不覺、僧名和合、涅槃名解脫虛空名非善亦名無礙,如來或時說三為一、說一為三,如是之義是佛境界,非二乘所知。法據性德不動,是故法名彰不覺之義;佛約修成智契,所以佛名召覺知之義;和名僧寶其意可解。此三名義雖則暫分,而其理體亦何永異?差即無差,三寶體同,佛即是法、法即是眾,豈可條然?故不可見說一為三,便謂此三乖於一也。」(X20n0359_p0355c03)
諦理是性。餘二是修。汝輩本具性中三法。雖迷不覺,理本諦當,名為法寶。全性起修,成三諦智。則能覺悟,名為佛寶。此智與性,相應和合,名為僧寶。更細推之,三九開合。恐繁不舉。
【譯】:(四明尊者大師闡釋:)當知三諦之理是性體,其餘二者則為事修。 爾等六道群靈,本來圓具性體中之三寶,今雖(三諦在性,未起修德覺了智,故)迷而不覺,但理體上仍確實圓具,故名三諦為「法寶」。若由全性發起真修,圓成能覺三諦之智,(三智在修俱能覺了,)性體中三諦之法,今雖迷而不覺,但理體上仍確實圓具,故名為「法寶」。 由此本具之性德全體發起真修,圓成能覺三諦之智,則能覺悟此本具之三諦理體,故名為「佛寶」。 而此「能覺三諦之智」與「本具之三諦理性」,圓融相應和合,這便名為「僧寶」。 如果更詳細去推論分析,或合併為「三寶」之名、或分析開展為九種深義;由於這些義理過於繁深,故不再一一列舉。
【注:諦理是性】《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》(天台智者大師說•四明沙門知禮述記):「是故三寶,三不孤立。不覺是性,餘二是脩。二脩各三,一性亦三。性中之三既未覺悟,同名不覺。雖未覺悟理本諦當(當=審),故名三諦是為法寶。全性起脩成三諦智,既能覺悟故名佛寶。此三覺智與性三諦相應和合故名僧寶。非三諦法無三智佛,非諦智和無三脫僧。」(T39n1784_p0038b01)
如是歸依三寶。一切道法,任運而生。上至等覺,尚須歸依。何況地向以下。二乘聖人,尚須歸依。何況六道凡夫。
我今為此,專為汝等,奉行歸依。俾宿世善根之人,由此成熟。都未發心之人,於此投種。當知汝輩本具一體三寶,是能感之因。諸佛已證一體三寶,是能應之緣。惟其感應之道不忒,是以授受之義方成。
我今將唱歸依。惟汝輩六道羣靈。肅清三業,翹跪座前。一念勤求,聽我言說。
【譯】:能如是歸依三寶,則所有一切道法,自然隨順法性任運而生。即使上至一生補處的等覺大士,尚且須要歸依三寶,何況十地、十回向以下的聖賢呢!即使二乘聖人,尚都還須歸依三寶,更何況沉淪六道的凡夫眾生呢!
因此之故,我(法師)謹於今,專為爾等六道一切含靈眾生,奉行歸依之法。俾使宿世已種善根的人,由此因緣成熟善果;至於未曾發心的人,也能於此投下善根種子。當知爾等群靈本自圓具一體三寶,這就是所以能圓機感通的「因」;而諸佛已經證得本具的一體三寶,這即是能靈妙起應的「緣」。唯有如此感應道交而融通無差,所以「授與」及「得受」歸依的義旨才能圓滿成就。
於今我(法師)將恭謹宣唱「歸依」儀法,爾等六道群靈,應當整肅身心清淨三業,翹跪於三寶座前,至誠一心,慇勤懇求得受三歸。現在,請聆聽我所教示而跟隨我宣說。
【注:感應】眾生有善根感動之機緣,佛應之而來,稱為感應。感,屬於眾生;應,屬於佛。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七:「感即眾生,應即佛也,謂眾生能以圓機感佛,佛即以妙應應之,如水不上升,月不下降,而一月普現眾水。」(佛光大辭典)
【注:不忒(ㄊㄜˋ)】忒,誤差。 不忒,即沒有差錯之意。
【注:翹跪】①《金光明經照解》:「率觀跪儀,諸文所出,凡有四名不同。一曰胡跪…。二曰互跪…即是左右兩膝交互跪地也。三曰翹跪,廣韻曰:翹,舉也、危也;翹舉一足身則危也。四曰長跪…」(X20n0361_p0503c04) ②翹跪是指右腳翹前半蹲,左膝跪下後曲,乃右足,左膝也。(不同於雙膝著地之長跪。)
【○ 為六道羣靈說三歸】
我弟子六道羣靈等。 從於今身。直至佛身。 歸依佛。 歸依法。 歸依僧。(三宣三拜)
【譯】:我弟子六道群靈等眾,誓願從今身開始,直到圓成佛身為止,永遠歸依於佛,歸依於法,歸依於僧。 (三宣三拜)
(※ 主法想六道羣靈,隨法師教,同音三宣。 鳴尺開示三結云: )
上來授汝三歸已竟。更加三結。令法圓滿。
我弟子六道羣靈等。 歸依佛竟。 歸依法竟。 歸依僧竟。 (三宣三拜)
從今以已往。稱佛為師。 從今以已往。稱法為師。 從今以已往。稱僧為師。 惟願三寶。哀憐攝受。 (三宣三拜)
【譯】:以上法事,已經圓滿正授爾等六道群靈「三歸依」。為表慎重而更加以「三結」,以令授三歸之法究竟圓滿。
我弟子六道群靈等眾,於今已經歸依佛,已經歸依法,已經歸依僧。(三宣三拜)
從今以後,當永遠稱佛為師。從今以後,當永遠稱法為師。從今以後,當永遠稱僧為師。恭誠祈願尊貴的三寶,慈悲哀憐我等沒溺眾生,普加攝受而濟度。(三宣三拜)
南無十方常住佛法僧。 (主法三說,表白三說,齋主三拜)
→ ...( 續接 08《第八 為下堂說冥戒》注釋淺譯 (04) )...
水陸《第八說冥戒》
(1) [ 圓融理事而和合一如 ] 改為 [ 與「理」「事」和合 ] 。 (詳【注:一體三寶、與理事和合】)
回覆刪除(2) 增補【注:一體三寶、與理事和合】...... 事和即有前三教賢聖僧;與理和即有圓教四十二賢聖僧。」
(1 )修改 「本來圓具性體中之三寶,今雖(三諦在性,未起修德覺了智,故)迷而不覺,…」 等。
回覆刪除(2) 修改【注:諦理是性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