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

10 《第十 行供下堂法事》注釋淺譯 (01)

水陸法會
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  (田果彥) 

第十行供下堂法事 《會本》p.368 ~ 436

至心歸命禮。十方法界諸佛法僧。常住三寶。
【譯】:謹以至誠懇切之心,歸命禮敬十方法界一切諸佛、法、僧常住三寶。

-【◎ 獻香偈】-

建大寶爐開法供。 香風濃郁藹栴檀。
羣生無一不心聞。 於此悟明中道義。
【譯】:恭敬啟建大寶香爐,開演妙法而普施法供;藹藹栴檀妙香雲集,香風濃密而周遍馥郁。
法界群靈普蒙熏習,悉皆一心聞法而開妙解;於中深深得體悟,明了中道圓實之真義。
【注】:對照於之前「奉請下堂」單元開始之「然香文」(《會本p.220:「謂之香,則萬法之都名。舉其體,則三德之全分。… 自非有能熏之功,何由見所顯之理」,則前後呼應而相成。

我佛如來,有然香真言謹當宣誦。
【譯】:仰遵我佛如來有燃香真言,於茲恭謹宣誦:

唵什伐栗多末你。 阿鉢羅句吒。 蘇破囉尼。 毗迦知。 虎[* 三徧) 

 主法想香雲海,充塞道場。六道羣靈,熏聞開悟。

-【◎ 灑淨偈】-

湛湛靈泉盈寶器。 了知流出自心源。
只於當處悟真機。 徧灑法筵無不淨。
【譯】:湛深澄澈的靈泉之水,流暢盈滿於晶瑩寶器中;深深了知此淨水,實是源於自心本性中所流出。
只要當體悟明「心水一如」的真機妙理;則將此真性淨水遍灑供席,一切悉皆光嚴清淨。
【注】:對照於之前「奉請下堂」單元開始之「灑淨」(《會本p.221:「諦觀此水,必有其源。從自心阿耨達池,流通不已。入本性薩婆若海,深廣無涯。」,則前後呼應而相成。
【注:心源】指心性,亦即真如。心為一切萬有之根源,故稱心源。(佛光大辭典)
【注:真機】謂玄妙真實之理。 《註華嚴經題法界觀門頌》:「唯心的的旨。物物露真機。 此頌一真之理,處處昭彰也。」 《續傳燈錄》:「物我冥契顯露真機。」 《續刊古尊宿語要》:「物物真機。心境一如。」
【注:法筵】法事之坐席也。 《楞嚴經》曰:「法筵清眾,得未曾有。」(佛學大辭典)

我佛如來,有灑淨真言謹當宣誦。
【譯】:仰遵我佛如來有灑淨真言,於茲恭謹宣誦:

唵伐什囉。賒咩耶。吽癹。悉哩摩呬。薩訶  三徧 )

 主法想水至几席之上,光明嚴潔,悉皆清淨。

-【◎ 宣「證盟疏」 】-

六趣何多,一時俱會。由憑佛力,得預道場。當悉徇於真規,庶咸歆於淨供。成茲法施,藉彼信心。敢布勤渠,用彰發起。
【譯】:六道的苦難眾生,實在眾多無量,而於今都同時俱處於一會。這當然是仰憑諸佛慈悲殊勝之力,故使六道群靈都能來赴道場,參與殊勝的法會。因此,應當完全遵循儀軌真規,冀望群靈都能欣享清淨的妙供。然而要圓成此一法施供養,仍須憑藉其恭誠敬信之心;故於今恭謹稟陳啟建「水陸法會」的殷誠心意,用以表彰發起勝會的功德發起信心

上來脩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。茲當奉供下堂十四席羣靈。有意敷宣。三寶光中。希垂朗鑒。
【譯】:上來修建「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」,於今當恭誠奉供「下堂」十四席群靈眾生。謹將啟建「水陸法會」的至誠心意,敷陳宣述如下。於三寶慈悲光中,敬祈垂恩而朗察明鑒。

( 宣「證盟疏」 )

 -【◎ 「供下堂」述偈讀文、宣呪加持法食 】-

歸命十方三寶眾。 願垂神力為冥資。
我今具食誦真言。 徧彼六凡咸受供。
【譯】:歸命禮敬十方法界一切諸佛、法、僧三寶聖眾;祈願三寶慈悲,降勝妙力而密護加持。
我今敬奉供食而持誦真言;普令此「食」周遍盡法界,六凡眾生悉皆得受供養。

夫一切諸法,體是三德。依正色心,何所不具。
是以大周剎海,小極一塵。過現未來,剎那一念。此三德體,則無所不徧者也。
三德者何也法身,般若,解脫,是為三。各具常樂我淨,是為德。法身不獨法身,必具般若解脫。般若解脫,互具亦爾。
圓人一心,具此三德。非縱非橫,故喻之以圓伊。徧一切處,故目之以祕藏。大矣哉,其法性之總相者乎。
【譯】:凡所有一切諸法,究其本體,其實即是「三德」。無論是依報(國土世間)或正報(業感之身),不論是「色法」或「心法」,無不皆具此三德之體。
因此之故,(就空間言,)大而周遍於十方世界,小至極微之一塵;(就時間論,)無論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乃至剎那一念的瞬間;此三德之體都全周融通而無所不遍。
所謂的「三德」是什麼呢?就是指「法身德、般若德、解脫德」三者,這就是所謂的「三」;由於三者各各具足「常、樂、我、淨」的涅槃四德,故稱為「德」。而且,所謂「法身德」,並不是只單獨圓具本身「法身德」而已,必定同時也圓具了「般若德」及「解脫德」。而「般若德」、「解脫德」,也是同樣的道理而各各互相圓具三德。
圓教之人,於一心中即圓具此三德。而此三德殊勝圓妙,三者並非前後縱列,亦非橫向並排;而是猶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,圓如悉曇「伊」字「 」之三點,非三非一,而一而三,故以「圓伊」而為比喻。此三德遍於法界一切處,無所不在,故可視之為祕密之藏。真是至高無上啊!這豈不正就是一切諸法的體性-「實相」嗎!
【注:剎海】全稱剎土大海。指十方世界而言。俗稱為宇宙。(佛光大辭典)
【注:圓伊】悉曇「伊」字之形  ,從三點成,謂之伊字之三點。 《悉曇字記》:「悉曇,天竺文字也。」(T54n2132_p1186a06 《金剛錍顯性錄》:「圓伊者,圓融三德如彼真伊,故曰圓伊。大經云: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。」(X56n0935_p0517a1322) 《大般涅槃經》:「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之眾,悉皆安住祕密藏中,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於涅槃。何等名為祕密之藏?猶如伊字三點。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;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,乃得成伊三點;若別亦不得成,我亦如是。解脫之法亦非涅槃,如來之身亦非涅槃,摩訶般若亦非涅槃,三法各異亦非涅槃。我今安住如是三法,為眾生故名入涅槃,如世伊字。」(T12n0374_p0376c10
【注:三德祕藏、非縱非橫】《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五》:「初示觀。圓妙三德體必互具。一一皆三。不縱不橫方名祕藏。大師示位雖居五品。能知如來甚深祕藏。即以祕藏為諦為觀。融一切境。今體一念性是三德。即以三德而為三觀。故明三觀一一融攝。」(T39n1784_p0038c28《翻譯名義集》:「三德祕藏篇第四十九: 光明玄云,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,常樂我淨是為。無二生死為常,不受二邊為樂,具八自在為我,三業清淨為淨。 … 哀歎品曰,云何名為祕密之藏?猶如伊字三點,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,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,乃得成伊。三點若別亦不成伊章安釋云,若約昔教,隱故名祕,覆故名藏。謂無常等覆於常等,令常等隱,名祕密藏。今經開敝,如月處空,清淨顯露,不如昔教;但以正法微妙不可思議,絕名離相,眾生不解,名為祕密法界包含攝一切法,用不可盡,名之為藏。」(T54n2131_p01127c20
【注:法性】指諸法之真實體性。亦即宇宙一切現象所具有之真實不變之本性。又作真如法性。(摘自「佛光大辭典」)  ②《成唯識論述記》:「性者體義,一切法體故名法性。」 《法華義疏》:「法性即是實相,三乘得道莫不由之。」
【注:總相】一即具多為。謂一法界之體,能具多種之義也。如人之身能具眼耳等諸根,而為一體,故云總相。(三藏法數) 大乘起信論:「心真如者,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。」 大總相法門,指真如之實體。真如廣大,含涵一切,故稱之大;總體一味平等,無差別之相,故稱總相;為修行者之軌範,故稱之法;觀智通遊,故稱之門。(摘自「佛光大辭典」)



水陸《第十 供下堂》 

2 則留言:

  1. 修正 【譯】 及【注:圓伊】中:
    [ 悉曇「伊」字之形 ]

    回覆刪除
  2. 2013/08/21 依 [ 水陸儀軌會本 ] 補加《第十 行供下堂法事》主法觀想,如:
    (※ 主法想香雲海,充塞道場。六道羣靈,熏聞開悟。 ) 等等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