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

08《第八 為下堂說冥戒》注釋淺譯 (05)
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 (田果彥) 
如上且就六凡以論。今明聖位當懺悔者。藏通二教,三乘聖人。雖有析色體色入空之殊。界內界外巧拙之異。然同除四住,同證偏空。但離斷常中,未聞佛性中。是故應須懺悔,滅除業障。
【譯】:以上是暫且先就六道眾生而論。於今繼續述明即使上居聖位而仍然應當懺悔的道理。 就「藏教」及「通教」三乘聖人而論,雖然其修行有「析色入空(※分析諸法而了知空理)」與「體色入空(※體達諸法如幻而當體本空)」的不同,以及界外、界內、「小拙」與「大巧」界內、界外、「大巧」與「小拙」的差異;然而卻同樣都已斷除三界「四住地」的見思煩惱,而同樣證得偏真空理; 雖已得「離斷、常兩邊」的中道,卻仍未能聞「空有不二」的佛性中道。 因此之故,仍然應須懺悔,以滅除尚餘存的惡業障礙。
【注:析色體色入空、界內界外巧拙】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:「藏通為界內巧拙。別圓為界外巧拙。」(T46n1937_p0884a16) 《天台四教儀》:「問:此藏通二教,同是三乘,同斷四住,止出三界同證偏真… 何故分二?答:… 所證雖同,大小巧拙永異。此之二教,是界內教。界內小拙不通於大故小析色入空。 … 教則界內大巧,大謂大乘初門故,體色入空故。」(T46n1931_p0778a11 天台以藏通二教皆為界內之教,皆斷除見思之惑見偏真之空理,僅出離三界之分段生死;其中,藏教之機為鈍根,即析色見空,故稱為界內之拙度;相對於藏教之鈍根,通教之機為利根,即觀當體即空,故稱為界內之度。又通教雖說空,其中自含中道之理,故利根菩薩見之,得以接入其後之別教、圓教,稱之為別接通、圓接通;此即通教被視為大乘初門之原因。(佛光大辭典)
【注:四住】四住地,簡稱四住,即三界內的見思煩惱。 一、見一切住地,是將三界的見惑,彙集為一地,故名見一切。二、欲愛住地,是欲界的思惑。 三、色愛住地,是色界的思惑。 四、有愛住地,是無色界的思惑。(佛學常見辭彙) 《天台四教儀》:「四住者,只是見思。謂見為一,名見一切處住地。思惑分三:一欲愛住地,欲界九品思;二色愛住地,色界四地各九品思;三無色愛住地,無色界四地,各九品思。此之四住,三藏佛與六根清淨人同斷,故言同除四住也。」(T46n1931_p0779b27
【注:斷常中、佛性中】《觀音玄義記》:「四教三寶及四四諦,但依二種中道而立。藏通離斷常中別圓佛性中;各有即離故成四教。外計斷常都迷二中,故失四教三寶四諦。」(T34n1727_p0912a16)  《華嚴經疏談玄決擇》:「一藏教釋者,分折因緣果法,成無名空;藉託因緣果法,成有名假;由無故離常,由有故離斷,合上空假二義名中。如一品字具上三義:分彼三口離散,品字成無,名空;假藉三口和合,品字方有,名假;具上二義,離定有無,名中。二通教釋者,約體真空空也;就相妄有假也;雙離斷常中也。如一空華,約體本空空也;病眼見有假也;都無榮枯之相中也。三別教釋者,緣生無性空也;無性緣生假也;空假所依佛性妙理中也。如彼鏡像,實體無故空也,假相有故假也,空假所依清淨明鏡中也。四圓教釋者,但將別教三種舉一全收。」(X08n0235_p0041c22) 《華嚴經疏談玄決擇》:「次觀彼體,空有無二,佛性中道。」(X08n0235_p0049b09

別教雖臻十向,尚修中,未能證中。雖歷十地,既證中,未免後障。
乃至等覺,尚或未得無學。是故應須懺悔,滅除業障。
即如圓教十住,至於等覺。法身智斷,猶未究盡。喻同十四夜月。是故亦須懺悔,滅除業障。
從無間業,上至圓教等覺。位位皆有三障煩惱頭數。結業流類。苦報等差,該亙凡聖。故五十校計經云。齊至等覺,皆令懺悔,正此義也。
夫二死已亡,三惑永斷,唯佛一人。自餘聖賢,尚須懺悔,況六道乎。
【譯】:再就「別教」菩薩而言,雖已修至「十迴向」位,仍然還在修習中道,尚未能證得中道;即使雖已經歷「十地」之位,分斷無明而證中道,但仍然還有無明而未免猶有後障未能免除後續障礙
乃至繼續修至「等覺」位,都或許還未得究竟而仍須修學能進而證得佛果。因此之故,也仍然應須懺悔,以滅除猶存的微細業障。
而即使就「圓教」菩薩而言,雖修行自「十住」位起,分斷無明以至於「等覺」位;但仍然能究竟圓滿證得「法身、智、斷」之佛果;比喻來說,就好比等同初十四夜晚的明月,雖圓卻終究比不上十五的月圓。因此之故,也還須懺悔,以滅除僅存的微細無明業障。
由上可知,下從受無間地獄苦果的惡業眾生起,上至「圓教」等覺菩薩為止,其間每一位階,都分別有三障所起的無盡起無數三惑煩惱(起惑),以及由諸煩惱結生種種品類粗細之業垢(造業),並依業輕重而受等差各別的苦報(受苦);涵蓋九界聖凡眾生都是如此。故《五十校計經》所說:「即使齊至『等覺』位,悉皆令其懺悔」,就正是這個意思。
須知,能夠盡滅「分段、變易」兩種生死,而永遠斷除「見思、塵沙、無明」三種惑障,唯有「佛」一人。自「佛」以下的諸聖眾賢,尚且都須要懺悔,更何況是沉淪六道的眾生呢!
【注:未免後障、未得無學】①《金光明經文句記》:「十信下別教… 十向不偏但修未證,然由漸修登地頓證。前前雖顯後後猶障,是故名為地地有障。至等覺尚有未得無學。故此凡聖皆須懺悔。」T39n1786_p0115a17小乘以證得阿羅漢果者,已斷盡一切煩惱而無所學習,稱為無學。大乘佛教則謂十地以前之菩薩皆為有學,佛果方為無學。(佛光大辭典)
【注:法身智斷】《金光明經文句記》:「如來法身,謂果上法身智斷必具。令用二空當念求之,無上涅槃體具三德。皆與無量甚深法性無二無別。」(T39n1786_p0133a07《註法華本跡十不二門》:「文句云:法身智斷法身即修中法身德;即修中般若德;即修中解脫德。」(X56n0927_p0331c23能照理,能斷惑。即果上所顯智、斷二德也。德即般若,德即解脫,亦涅槃也。」(三藏法數)
【注:三障】障正道害善心者有三:一、煩惱障,貪欲瞋恚愚癡等之惑。二、業障,五逆十惡之業。 三、報障,地獄餓鬼畜生等之苦報。見涅槃經十一。 【又】一、皮煩惱障,三界中之思惑也。貪瞋等之惑,對於外之六應而起。如皮之在身外。二、肉煩惱障,三界中之見惑也。斷見常見等皆屬於內心之分別者。如肉之在皮內。 三、心煩惱障,根本無明也。由此無明惑迷真心而妄起,故名心煩惱障。(佛學大辭典) 《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》:「四土論三障者,分段三障,見思為惑障,有漏業為業障,界內生死為報障,是為同居土之三障也。方便土三障者,塵沙為惑,無漏業為業,變易為報。實報三障者,無明為惑,亦有漏亦無漏業為業,彼土變易為報。寂光三障者,約分證說,無明為惑,非有漏非無漏業為業,變易生死為報。若究竟寂光,無報則不說也。古師明懺悔位,謂鄙濁凡夫,應須懺悔,離垢清淨者何用懺悔,故此斥之也。」(X57n0980_p0931a21)
【注:煩惱頭數】頭數,謂頭緒數量。《圓覺經略疏》:「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: 由前心息相依息調心淨,故了知心中生住異滅,麁細妄念本末分齊頭緒數量。」(T39n1795_p0573b26《金光明經文句記》:「此三喻於法身智斷,俱未究盡俱須懺也。…下從造無間業者上至圓教等覺,故云位長。位位橫論,各有三障煩惱頭數,結業流類,苦報等差,故云義廣。古人何為但在凡夫。…大師本以三昧總持說懺悔位,該亘凡聖,自然與彼校計經合。」(T39n1786_p0115b03) 《圓覺經》:「若諸眾生,修於禪那先取數門,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,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。」 (按:謂心中了知念頭之來龍去脈,頭緒紛煩,數量無盡。)
【注:二死】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。 一切眾生,在三界六道中,由於善惡業所感,其壽命皆有分限,其身形皆有段別,故其生死,名分段生死; 三乘聖者,已斷見思惑,了分段生死,但因修道的結果,迷想漸滅,證悟漸增,此迷悟的遷移,每一期皆不同,其中由前期移入後期,恰如一度生死,其變化神妙莫測,不可思議,故名變易生死,或不思議變易生死。(佛學常見辭彙)
【注:三惑】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。 見思惑是凡夫的惑,見思惑中的見惑是知見上的迷惑錯誤,如身見邊見等五不正見是,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錯誤,如貪瞋痴慢疑等五煩惱是,聲聞緣覺行人若斷了此二惑,即能証得阿羅漢果,出離三界; 塵沙惑是菩薩的惑,菩薩化度眾生,如果不通達如塵如沙的無量法門,則不能完成教化眾生的事業,故名塵沙惑; 無明惑係根本無明,能障蔽中道實相之理,斷盡即成佛。 此三惑中,見思為粗,塵沙屬于中等,無名為細,其性質各不相同。(佛學常見辭彙)

我今奉為六道一切羣靈。依大乘經懺悔之法。對三寶前,發露懺悔。行懺悔者,身心清淨。念念之中,得見普賢菩薩,及十方佛。宜各至心,隨我所說。
【譯】:因此之故,我(法師)謹於今奉為爾等六道一切群靈,遵依大乘經教懺悔之法,恭對三寶之前,各自發露表白所犯罪過而衷心懺悔。 凡至誠行懺悔者,身心必得清淨;故於念念之中,得以親見普賢菩薩,以及十方諸佛。 故爾等六道群靈眾,都應各以至誠之心,聽隨我所教示而宣說。
【注:發露】謂顯露表白所犯之過失而無所隱覆。天台四教儀:「如是五逆十惡及餘一切,隨意發露,更不覆藏,畢故不造新;若如是則外障漸除,內觀增明。」(佛光大辭典)
【注:得見普賢菩薩,及十方佛】《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》:「行此懺悔者,身心清淨不住法中,猶如流水。念念之中,得見普賢菩薩及十方佛。時諸世尊,以大悲光明,為於行者說無相法。行者聞說第一義空,行者聞已,心不驚怖,應時即入菩薩正位。」(T09n0277_p0393a01

【○ 為六道行懺悔法

我弟子六道羣靈等,至心懺悔。
一切業障海,皆從妄想生。
若欲懺悔者,端坐念實相。
眾罪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。
是故宜至心,懺悔六情根。 ( 齋主於每重句末一拜。三徧 )
【譯】:我弟子六道群靈等眾,謹以至誠懇切之心懺悔;
所有一切深廣如海之業障,皆是從一念妄想而興生;
若要真心行懺悔,便應端身正坐一心法性「實相」空性(我心自空,罪福無主)
則所有眾罪如冰霜露水(無自性),因空智般若慧日之朗照而悉皆消融盡除;
因此之故,應當至誠懇切,衷心懺悔六根所造諸惡業。 (三遍)
【注:懺悔六情根】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:「故懺眼根罪時,即見諸佛常色。次懺耳根罪時,即聞諸佛妙音。乃至懺悔意根,即悟剎那住處三身一體四德宛然。以要言之,一切罪相無非實相。故正助合行,如目足相假。豈獨滅罪,即能證真。故六根懺悔若成,六根清淨可獲。若不以圓觀為主,則不名大乘懺法。縱能滅罪,止免三塗。縱能生善,不出三界。」(T46n1937_p0869b05




水陸《第八說冥戒》

1 則留言:

  1. (1) 「都或許還未能進而證得佛果」 改為 「都或許還未得究竟而仍須修學」
    (2) 「但仍然未能究竟證得「法身、智、斷」之佛果」 改為 「但仍然尚未圓滿證得「法身、智、斷」之佛果」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