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【◎四席】
一心奉請。盡虛空,徧法界。十方常住,諸緣覺僧。并諸眷屬。
【譯】:至誠一心恭敬奉請,盡虛空、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諸緣覺僧,及諸眷屬。
一心奉請
仁王護國經中,八百萬億大仙緣覺。
佛出世時,從山中來,五百獨覺。
【譯】:至誠一心,奉請盡虛空、遍法界:
《仁王護國經》中,八百萬億大仙緣覺。
佛出世時,從山中而來之五百獨覺。
佛法滅後,一時出現之七百俱胝獨覺。
【注:八百萬億大仙緣覺】《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‧序品》:「一時,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,與大比丘眾八百萬億,……復有八百萬億大仙緣覺,非斷非常,四諦十二緣皆成就。」
【注:五百獨覺】《法華經玄贊》:「如有經言,釋迦出世,五百獨覺從山中出,來至佛所。」
【注:七百俱胝獨覺】①《佛祖統紀》:「…(法滅盡經○法住記。人壽七萬歲時。…爾時釋迦正法永滅,從此世間有七百俱胝獨覺,一時出現。…」(T49n2035_p0300a08) ②《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》:「爾時世尊釋迦牟尼無上正法,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永滅不現,從此無間,此佛土中有七萬俱胝獨覺一時出現。」(T49n2030_p0013c18)
出有佛世,聞法得道,諸大緣覺。
出無佛世,自然悟道,諸大獨覺。
出無佛世,部行麟喩,諸緣覺獨覺。
【譯】:生於佛陀住世教化的時代,聞法而得道之諸大緣覺。
生於無佛之世,自然悟道之諸大獨覺。
生於無佛之世,聚合部眾而獨悟證果之「部行獨覺」,以及一人獨居而悟道得果之「麟角喻獨覺」等,諸緣覺、獨覺眾。
【注:佛世】指佛陀在世教化之時代。然欲值佛世甚難,此係眾生八難之一。 (佛光大辭典)
【注:部行】指聚合部眾而獨悟證果之緣覺人。為「麟角喻獨覺」之對稱。二種獨覺之一。獨覺,又譯作緣覺。據俱舍論卷十二、俱舍論光記卷十二載,聲聞乘中之預流、一來、不還等三果之人,以及四善根之最利根,將證第四阿羅漢果時,暫離佛之教法而聚集若干之同修人,然仍獨觀獨思,或觀飛花落葉之外緣,或觀十二因緣之理而證悟得果,稱為部行獨覺。以聚集眾多修行者於一處,組為部黨,故稱部行;又以無師離教而獨自悟果,故稱獨覺。 相對於此,一人獨處以證悟得果之緣覺人,則稱麟角喻獨覺。(佛光大辭典)
【注:麟喩】①又作麟角獨覺、麟喻獨覺。指獨居證悟之緣覺人。… 據俱舍論卷十二…記載,獨覺中麟角喻者,要修百大劫菩提之資糧,然後方成麟角喻獨覺。以獨居悟道,猶如麟之僅具一角,故稱麟角喻獨覺。(佛光大辭典) ②如《會本》【供上堂】單元(p.138)云:「獨拔利根麟帶角」。
具相不具相,諸緣覺獨覺。
現通不現通,諸緣覺獨覺。
說法不說法,諸緣覺獨覺。
通教八地辟支佛。藏教辟支佛。
【譯】:具相或不具相之諸緣覺、獨覺眾。
現神通或不現神通之諸緣覺、獨覺眾。
說法或不說法之諸緣覺、獨覺眾。
「通教」八地辟支佛,以及「藏教」辟支佛等聖眾。
【注:具相、現通、說法】:①《止觀輔行傳弘決》:「百劫種相名之為大。種相不同,或三十相、二十九八、乃至一相。此獨覺大小也。…又兩大中各有現通不現通,現通者大不現通者小。現通中說法者大不說者小。」 (T46n1912_p0429c12)②《四教儀備釋》云:「又二辟支各有大小,准輔行(九下十五)有三義:一具相名大,不具名小;二兩大中現通者大,無通者小;三現通中說法大,不說者小。」(X57n0977_p0631b19) ③如《會本》【供上堂】單元(p.139)云:「具相不具相以論大小,說法不說法而別智愚」。
【注:辟支佛】:梵語之音譯。意譯作緣覺、獨覺。…乃指無師而能自覺自悟之聖者。(佛光大辭典)
惟願不違本誓。哀憫有情。是日今時,降臨法會。
【譯】:恭敬祈願十方常住一切諸緣覺僧等,無違本誓願力,哀憫苦難眾生,於是日今時降臨法會。
(※ 主法想十方緣覺獨覺,嚴肅威儀,從空而至。 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