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

03 《第三 行啟請上堂法事》注釋淺譯 (09)
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 (田果彥) 
【◎七席】

一心奉請。十方法界,助宣佛化。持明造論,五神通仙。并諸眷屬。
【譯】:至誠一心恭敬奉請,十方法界一切弘揚助宣佛之教化、持誦明咒、造五明論,具足五神通等諸位大仙眾,及諸眷屬
【注:助宣】《法華經句解》內,解釋「助宣」之意云:「助化宣揚」(X30n0604_p0528c07)、「贊助宣揚」(X30n0604_p0528c19
【注:持明】梵語陀羅尼,譯曰持。明者,真言之異名。持明者,陀羅尼即真言也。又受持真言,謂之持明。演密鈔一曰:「明者明咒,真言之別稱,梵語尾尼也。此譯云明,破闇為義。…亦持亦明,持即是明。」大日經疏九曰:「持明者,梵云陀羅尼,持明謂總持一切明門明行。」(佛學大辭典)
【注:持明造論】《華嚴經》:「又有無量持明呪仙,嚴潔其身,如自在天經行遊履,保護眾生。」(T10n0293_p0788b15 《會本》下文有云:「攝諸呪術造五明論,諸大仙人。」 《注大乘入楞伽經》:「五明論者,一名內論,一切佛法是也。二名外論,有四種;謂因論、聲論、醫方論、工巧論。此五各能生智,故云處。」(T39n1791_p0440b10
【注:五神通】又曰五通,五神變。不思議為,自在為。不思議自在之用有五種:一、天眼通,謂色界四大所造之清淨眼根,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諸物,或近,或遠,或麤,或細,無一不照者。二、天耳通,為色界四大所造之清淨耳根,能聞一切之聲者。 三、他心通,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。 四、宿命通,得知自心之宿世事者。 五、如意通,又曰神境通,神足通;飛行自在,石壁無礙,又得行化石為金,變火為水等之奇變者。見智度論五。 (佛學大辭典)
 
一心奉請
過去十方諸佛,往昔因地,同行五神通仙。
釋迦文佛,往昔因地,同行千聖王,五神通仙。
釋迦文佛,往昔同行忍辱,五神通仙。
護育釋種,瞿曇仙人。占相太子,阿私陀仙。
色界諸天,下生人間,為受道者,五神通仙。
【譯】:至誠一心,奉請十方法界:
與過去十方諸佛,於往昔因地時,同行之五神通仙眾。
與釋迦文佛,於往昔因地時,同行於雪山之千聖王等五神通仙眾
與釋迦文佛,於往昔同行忍辱之五神通仙眾。
護育釋種之瞿曇仙人,與占相太子之阿私陀仙人。
色界諸天,為受道而下生人間之五神通仙眾。
【注:同行千聖王】《佛說千佛因緣經》有云:「時,千聖王於雪山中各立草菴,端坐思惟,發弘誓願,當度一切求無上道,思大施義,聖王宿世,十善報故,雪山千神,各獻仙果,日日供給,更不求食,應時即得獲五神通,飛騰虛空,壽命一劫。… 汝今當知,時千聖王豈異人乎?我等賢劫千佛是也。」 T14n0426_p0067c10
【注:瞿曇仙人】相傳瞿曇仙人,即釋迦種族之祖,故云「護育釋種」。 詳《佛說十二遊經》:「昔,阿僧祇劫時,菩薩為國王,其父母早喪亡,讓國持與弟,捨國行求道。 遙見一婆羅門,姓瞿曇,菩薩因從婆羅門學道。 婆羅門答菩薩言:「解體所著王者衣服。編髮結莎為衣,如吾所服,受吾瞿曇姓。」 於是菩薩受,服衣被體,瞿曇姓;……」(T04n0195 p0146a06)    ②《釋迦氏譜》:「如十二遊經云。昔者菩薩阿僧祇劫,初為國王,父母早喪讓位求道,師姓瞿曇因從氏焉。…于時菩薩於園念道,以宿業故為賊所得,貫在木上流血于地。大仙瞿曇天眼清淨,菩薩絕嗣後佛無由,從山飛來哀斂死屍。取土中血以泥團之,著兩器中還返所止,以神呪力滿足十月,左變為男右變為女。瞿曇仙氏遂復興焉。」T50n2041_p0085a13
【注:阿私陀仙】釋尊降誕時,阿私陀仙占相,預言其將成佛,故云「占相太子」。 詳《過去現在因果經》T03n0189 p0626c16
【注:下生人間,為受道者】《妙經文句私志記》:「又有色界諸天,為受道故,下生人間而作仙人。」(X29n0596_p0289a23

華嚴會中,善知識眾,毗目瞿沙,一萬大仙。
鹿野園中,轉法輪處。往昔波羅奈仙人。
請雲雨會,那羅他九萬九千,五通仙人。
方等會中,阿瑟吒迦等,六十八大仙人。
諸國土中,攝諸呪術。造五明論,諸大仙人。
【譯】:華嚴會中之善知識眾,毗目瞿沙所領一萬大仙等眾。
鹿野園中,三轉十二行法輪處,往昔之波羅奈仙人。
請雲雨會中,那羅他等九萬九千具五神通之仙人眾。
方等會中,阿瑟吒迦大仙等六十八大仙人。
諸國土中,攝諸呪術,以及造五明論等諸大仙人眾。
【注:毗目瞿沙,一萬大仙】《華嚴經》:「爾時,善財童子漸漸遊行,至那羅素國,周遍推求毘目瞿沙時,善財童子見彼仙人在栴檀樹下敷草而坐,領徒一萬。」(T10n0279_p0345a27
【注:鹿野園中,轉法輪處。往昔波羅奈仙人】《雜阿含經》:「世尊於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。」(T02n0099_p0104a16) 轉法輪,指佛陀三轉四諦之法輪()示轉,指示「此是苦,此是集,此是滅,此是道」。 ()勸轉,勸示「此是苦,汝應知;此是集,汝應斷;此是滅,汝應證;此是道,汝應修」。 ()證轉,證示「此是苦,我已知,不復更知;此是集,我已斷,不復更斷;此是滅,我已證,不復更證;此是道,我已修,不復更修」。 以每一轉各具眼、智、明、覺四行相,故成十二行相。(佛光大辭典)
【注:那羅他九萬九千,五通仙人】《大方等無想經》(大雲初分大眾健度第一):「修敬已畢卻坐一面復有九萬九千五通仙人。其名曰那羅他仙人。銳浮羅仙人。 T12n0387_p1079c23
【注:阿瑟吒迦等,六十八大仙人】《佛母大孔雀明王經》有云此六十八大仙:「汝當稱念。其名曰:阿瑟吒迦大仙、嚩麼迦大仙、訖哩弭囉大仙,此等諸仙皆是往古大仙。」(T19n0982_p0437b06
【注:造五明論】《勝鬘寶窟》:「又是五明論,此是明智人之所造;又學此論者,亦能生人明慧,故稱五明五明論者,謂內論、因明論、聲明論、醫方論、工巧論,故稱五也。」(T37n1744_p0035c04) 五明,指五種學藝,為古印度之學術分類法。即:()聲明語言、文典之學。()工巧明,… 工藝、技術、算曆之學。()醫方明,… 醫學、藥學、咒法之學。()因明,… 論理學。()內明,… 專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學,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學。(佛光大辭典)

惟願不違本誓。哀憫有情。是日今時,降臨法會。
【譯】:恭敬祈願十方法界一切諸大仙眾,無違因地之本誓願力,哀憫苦難眾生,於是日今時降臨法會。

 主法想十方五神通仙,容服肅敬,從空而至。 




水陸《第三請上堂》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