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【◎七席】
一心奉請。十方法界。閻摩羅王。十王王妹。十八小王。諸司主吏。并諸眷屬。
【譯】:至誠一心,奉請十方法界所有地府閻摩羅王、秦廣、楚江等十位大王,閻摩羅王王妹,以及助治地獄之十八臣佐諸小王眾,乃至掌判勘驗之諸司主官獄吏一切等眾,與諸眷屬。
【注:閻摩羅王、王妹】梵語閻摩羅,華言雙王,又云隻王,謂由此王與妹皆作獄主,故云雙。兄治男事,妹治女事,故云隻。又云息諍,謂止罪人諍故。或云是菩薩為利益眾生故,變化所作。 《正法念經》載閻羅王為人說偈云:汝得人身不修道,如入寶山空手歸,汝今自作還自受,叫喚苦者欲何為?又《十王經》云:閻王於未來世作佛,號普王如來。謂菩薩變化者,良有以也。 (三藏法數)
一心奉請
地府閻摩羅王。秦廣,楚江。宋帝,伍官。變成,泰山,平等。都市,轉輪,十位大王。
泰嶽掌判。賞善罰惡。七十二司。諸部屬眾。
王妹神女。善惡二簿童子。諸女吏眾。
當時同誓。助治地獄。十八臣佐。諸小王眾。
地府洪伽噤王。三十七位。諸鬼王眾。
鐵圍山間。惡毒鬼王。三十四位。諸鬼王眾。
主執文籍。業鏡火珠。勘問對驗。諸司判官。
地府五道大神。無常大鬼。追亡魂使者。
各省各府各州縣。城隍部屬。三班六房。諸吏役眾。
地府功德司判官。捷疾使者。牛頭阿旁。百萬獄卒。
【譯】:至誠一心,奉請十方法界:
地府閻摩羅王、秦廣、楚江、宋帝、伍官、變成、泰山、平等、都市、轉輪,十位大王。
泰山冥府掌理審判,賞善罰惡之七十二司等諸部屬眾。
閻摩羅王之王妹神女,掌執善、惡二簿之童子,及諸女獄吏等眾。
昔日當時同立誓言,爾後當助治地獄之十八臣佐,及諸小王等眾。
地府大鬼王,洪伽噤王等三十七位諸鬼王眾。
鐵圍山間之惡毒鬼王等三十四位諸鬼王眾。
主執文籍察證,業鏡火珠鑑照,勘問對驗等諸司判官。
地府五道大神,無常大鬼,以及追亡魂使者。
各省、各府、各州縣之城隍部屬,以及三班、六房等諸胥吏、差役眾。
地府之功德司判官,地府捷疾使者,牛頭阿旁等百萬獄卒眾。
【注:十位大王】①《釋門正統》云:「外又有所謂十王者。按正法念經,祇有琰摩羅王;此翻為雙王,以兄主男獄、妹主女獄故也。據冥報記云,天帝統御六道,是謂天曹。閻羅王者,是謂地府,如人間天子。泰山府君,如尚書令錄。五道大神,如六部尚書。自餘鬼道如州縣等。此外十殿之名乃諸司分者,乃唐道明和尚入於冥中,一一具述,因標其號,報應符合,初匪罔世,往往猶歷代官制不同,隨時更變也。又有十王經者,乃成都府大聖慈寺沙門藏川所撰。又水陸儀文敘曰,圖形於果老仙人(唐張果老畫幀),起教於道明和尚。雖冥司有十王之號,在藏殿無一字之談。稽攷所因,粗知其故。由雙王之示,實分十殿以強名。或崇追薦之方、或啟預修之會(云云)。」(X75n1513_p0304a07) ②《六道集》:「元有十王經,而久已失矣。今世間所傳者,一閻羅王、二秦廣王、三初江王、四宋帝王、五五官王、六變成王、七泰山王、八平等王、九都市王、十轉輪王。… 如統紀云,世傳唐道明和尚,神遊地府,見十王分治亡人,因傳名字,藏典傳記,可考者六,閻羅五官耳。… 如上十王,除閻羅王,餘九多有改易,故云官府數移也。」(X88n1645_p0175b08)
【注:王妹神女】於《會本》卷四(p.64),王妹、神女分列兩名。
【注:七十二司】民間信仰認為泰嶽大帝統理冥府,掌人間之生死,故發展出完備的冥府職司,而設立有七十二司(或曰七十五司)。
【注:十八臣佐】①《法界安立圖》:「經云閻羅王昔為毗沙國王,與維陀始王戰,兵力不敵,因立誓願為地獄主,臣佐十八人領百萬眾同立誓曰:後當奉助治此罪人。毗沙王者,今閻羅王是。十八臣者,今諸小王是。百萬眾者,諸阿傍是。」(X57n0972_p0452b12) ②《六道集》:「十八獄主者,一曰迦延,典泥犁獄。二號屈遵,典刀山獄。三名沸進壽,典沸沙獄。四名沸曲,典沸屎獄。五名迦世,典黑耳獄。六名[山*蓋]傞,典火車獄。七名湯謂,典鑊湯獄。八名鐵迦然,典鐵床獄。九名惡生,典[山*蓋]山獄。十名呻吟,典寒冰獄。十一毗迦,典剝皮獄。十二遙頭,典畜生獄。十三提薄,典刀兵獄。十四夷大,典鐵磨獄。十五悅頭,典灰河獄。十六穿骨,典鐵柵獄。十七名身,典蛆蟲獄。十八觀身,典烊銅獄。如是各有無量地獄,以為眷屬。獄有一主,牛頭阿旁,其性[〦/兇]虐,無一慈忍,見諸眾生,受此惡報,惟憂不苦,惟恐不毒,…」(X88n1645_p0155b17)
【注:洪伽噤王。三十七位,諸鬼王眾】《佛說佛名經》:「爾時寶達一念之頃往詣東方鐵圍山間。… 挾道兩邊有三十六王,典主地獄。其王名曰恒伽噤王、波吉頭王、廣目都王、…南安王等。… 爾時恒伽噤王,則便與寶達菩薩往詣大王。爾時大鬼王,遙見寶達菩薩從門而來,…」(T14n0441_p0190b09)
【注:三十四位鬼王】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:「爾時鐵圍山內有無量鬼王,與閻羅天子俱詣忉利來到佛所。所謂惡毒鬼王、多惡鬼王、大諍鬼王、…大阿那吒王,如是等大鬼王,各各與百千諸小鬼王,盡居閻浮提,各有所執各有所主。」 (※ 以上共三十四位鬼王。)(T13n0412_p0784c03)
【注:善惡二簿童子。 主執文籍,業鏡火珠,勘問對驗】①《楞嚴經》:「八者見習交明,…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藉,…二習相交故有勘問權詐考訊,推鞫察訪披究照明,善惡童子手執文簿,辭辯諸事。…十者訟習交諠發於藏覆,如是故有鑒見照燭…故有惡友,業鏡火珠,披露宿業,對驗諸事。」(T19n0945_p0144a12)②業鏡,謂能鑑眾生宿業之鏡也。火珠,謂能燭照眾生心曲之珠也。③《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》:「年三者,正五九月,冥界業鏡,輪照南洲,若有善惡,鏡中悉現。」(T40n1805_p0406c22)
【注:五道大神】①《增壹阿含經》:「爾時,五道大神復重語長者曰:汝好自守護身、口、意行。汝不知五道大神之威力乎?是時,五道大神即化作大鬼神形,右手執劍語長者曰:今我身者是五道大神!」(T02n0125_p0700b04) ②《金光明經懺悔滅罪傳》:「閻王唱名 …王即更散遣人分頭求覓巡問曹府,咸悉稱無。王即怗五道大神檢化形案。」(T16n0663_p0358c10) ③《釋門正統》:「又有所謂六道者。始因蕭梁武帝篤信三寶,遂詔宗廟,用素饌薦,烹以代犧牲。而帝見江東之民多淫祀于五道大神,乃以相似佛法,設六道祭,蓋欲止天下之殺也。」(X75n1513_p0303c10) ④民間信仰也有稱五道大神,認為是泰嶽大帝之部屬,而建五道廟祀之。
【注:無常大鬼】①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》:「於其輪上應作無常大鬼蓬髮張口,長舒兩臂抱生死輪。」(T23n1442_p0811b19) ②《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》:「…甘心於劣弱眾生,不能承當自性本來是佛也。在命濁中,定為無常大鬼所吞。即此身心念念生滅,即無常大鬼,非身外鬼也。此鬼從來未曾離,故定為所吞也,纔發心修行,便措手不及矣。」(X22n0430_p0881c21)
【注:三班六房。諸吏役眾】本為古代官府衙門中,吏役的總稱。 三班指皂、壯、快班,負責值堂看守與緝捕等差役。 六房則指吏、戶、禮、兵、刑、工房,負責文書作業。
【注:牛頭阿旁傍】①《五苦章句經》:「獄卒名傍,牛頭人手,兩腳牛蹄;力壯排山,持鋼鐵叉。」(T17n0741_p0547b16) ②阿含部《鐵城泥犁經》:「泥犁卒名曰旁。旁即將人前至閻羅所。」(T01n0042_p0827a24)
惟願不迷本性,承佛威光。是夕今時,來趨法會。
【譯】:恭誠祈願所有十方一切諸地府閻摩羅王、王妹、大小王臣、吏役獄卒等眾,及諸眷屬,都能不迷失於原有的清淨本性,仰承佛力威光照燭濟拔,而於今夕召請之時,共同來趨法會。
(※ 主法想地府諸王官吏,無央數眾,俱從地下上來,卻住一面。)
→ ...( 續接 07《第七 行奉請下堂法事》注釋淺譯 (10) )...
水陸《第七請下堂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