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

07 《第七 行奉請下堂法事》注釋淺譯 (17)
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 (田果彥) 

-【◎ 別召橫死孤魂。 前於第六席「鬼趣」中已總召橫死孤魂;今更分類請之者,使知孤魂之情狀也。】-

為善最樂,當自重於微軀。得年甚高,庶必全於定命。
其有任心暴虐,資性頑愚。以由險道之數行,遂使禍機之竊發。
色身雖壞,世壽未終。地府莫收,天曹弗錄。斯為不得其死,畢竟將何所歸。
舉其徒則實蕃,歷以歲而且久。遊魂無託,常雜處於人寰。同氣相求,必攝屬於鬼趣。
欲回正念,宜悔前因。用今宵普濟之功,作爾輩轉生之計。
凡居橫夭。極有多端。將悉意於提持。請細論其情狀。
【譯】:為善必有善報,也是最令人快樂的事;故應自重而行善,自求多福以善保其身。能得享高壽,並非沒有前因,必定是由於宿世積善才註定好命。
但若是縱任惡心恣行暴虐,或稟性頑劣愚昧,則由於經常造惡、屢行險厄道,於是種下禍根引發危機,使得隱伏的禍患暗中滋長。
終致色身雖然敗壞,然原本應享的世壽尚未終了;因此,陰間地府不予收留,天庭官曹更不會登錄。如此終不能得其善死,又究竟要歸趨於何處呢?
像這樣的眾生實在很多,並且長年累月、受苦非常之久。其四處遊蕩的魂魄無所寄託,而常雜處於人世間。但由於同類感應而互相吸引,終必攝屬於鬼趣之中。
因此,若要回心向善引發正念,應先懺悔往昔所造的惡因。故藉由今宵平等普濟的殊勝功德,普令此類孤魂獲得解脫而轉生善處。
然而,凡是遭遇意外而橫死或早的眾生,其實也有極多的種類與原因;為要全意提持而慈悲濟拔,故謹詳細論述其種種之情狀。
【注:同氣相求】《易經•乾卦》:「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。」 孔穎達疏:「同氣相求者,若天欲雨,而礎柱潤是也,…… 言天地之間,共相感應,各從其氣類。」故比喻志趣相投或氣質相類者,自然互相吸引而聚合在一起。

【◎一 君臣后妃:

一心奉請。十方法界。諸國君臣。后妃封君。橫死孤魂。并諸眷屬。
惟願不迷本性,承佛威光。是夕今時,來趨法會。
【譯】:至誠一心,奉請十方法界一切諸國君主臣屬、皇后嬪妃與受誥封的婦女,而突遭橫死遽成孤魂的所有眾生,及諸眷屬。
恭誠祈願所有此類苦難眾生,都能不迷失於原有的清淨本性,仰承佛力威光照燭濟拔,而於今夕召請之時,共同來趨法會。
【注:封君】古代受有誥封的顯貴、婦女。


九重昏德。四海離心。遂使羣雄。競謀不軌。
既莫延於大歷。遽見奪於他人。國破兮家亡。身殂兮祀絕。
【譯】:身為國君卻昏庸無德,天下內外各起異心;致使各地羣雄紛起,競相圖謀不軌、想要取而代之。
國君既無能延續國祚大業之傳承,遽然便被他人篡奪王位。於是國破家亡,乃至最後自己也身亡而斷絕了社稷宗廟的祭祀。
【注:九重昏德。四海離心】九重,古稱「天有九重」,謂天之極高。 喻指帝王、皇位。 四海,國之四方,泛指天下各處。

若夫位尊上相,千官儼鵷鷺之行。權重元戎,萬騎肅貔貅之陣。
百城宣化,一邑字民。豈唯委質於本朝,亦欲揚名於後世。
然以為臣不易。處己無良。事上罔忠,遂陳尸於兩觀。行師失律,竟梟首於三軍。
要功絕漠以無歸,將命穹廬而不返。為逐客而投身瘴地,從王事而遇寇畏途。
被刺於姦之人。遭讒於佞倖之口。飲鴆令其立斃。賜劍使之自裁。
【譯】:或者,若是位尊權高官拜上相,則朝覲時居於上首而千官隨後,儼如鵷鷺飛行般序列井然;或者是掌軍令重權的元帥,則上萬軍騎環列,軍陣雄壯威武有如貔貅般的勇猛。
下至宣布教化而統理百城,或者只管理一邑一縣;所有這些大小文武百官,豈僅是獻身效忠於當朝,其實也想揚名後世而萬古流芳。
然而,做為下屬人臣,實在並不容易。如果己身無德、自處不慎,或因事奉君主不忠,於是便被殺戮於當庭之下;而征戰失利或領軍無紀律,竟遭斬首示眾於三軍之前。
為求取功名,遠赴荒漠絕地而終至喪命無歸;或奉派到偏遠遊牧之地而終老不返;或被驅逐貶謫,終而捨生於瘴癘荒僻之地;或受王命差遣從事任務,卻遭遇盜寇等險難之絕路。
或被奸惡兇殘之人刺殺殞命;乃至遭佞人倖臣的讒言誣構陷罪,以致令飲毒酒而瞬間暴斃,或遭賜劍而被迫自刎了斷。
【注:鵷鷺(ㄩㄢ ㄌㄨˋ)】鵷與鷺飛行有序;用以比喻百官整齊之行列,次序井然。
【注:貔貅(ㄆㄧˊ ㄒㄧㄡ)】猛獸名;用以比喻勇猛之軍隊、將士。
【注:字民撫治、管理百姓。《逸周書  本典》:「字民之道,禮樂所生。」;又《隋書經籍志二》:「君臣忠義之節,經國字民之務,蓋亦勤矣。」
【注:兩觀宮門前兩邊的觀樓。所以標顯宮門也,登之則可遠觀,故謂之。 古時孔子誅少正卯於兩觀之下。《孔子家語•始誅》:「於是朝政七日而誅亂政大夫少正卯,戮之於兩觀之下。」 借指為行刑正法之所。 後並以「兩觀之誅」喻指為了國家安定而誅殺亂臣賊子。
【注:穹廬(ㄑㄩㄥ ㄌㄨˊ)】謂「天空」。古遊牧民族所居之帳蓬,其中央隆起,四周下垂,形狀似天,故稱為「穹廬」。 故亦泛指北方邊遠之蠻夷為「穹廬」。
【注:為逐客而投身瘴地】遭貶謫而流放至邊疆遠地的人稱為逐客。唐•杜甫〈夢李白詩〉:「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。」 驅逐來自外國的游說或任官之士。史記•李斯列傳:「臣聞吏議逐客,竊以為過矣。」
【注:畏途】險阻可畏之路途。或喻危險艱難之事,令人生畏;如「視為畏途」。
【注:佞倖(ㄋㄧㄥˋ ㄒㄧㄥˋ)】佞幸,謂以諂媚阿諛之術而得寵幸。或佞幸之臣。 佞人,擅口才而心術不正之小人。倖臣,君王所親信、寵愛之近臣。

至若正后元妃,才人采女。色衰兮愛弛,福過兮災生。至廢死於掖庭,或幽囚於永巷。
封君命婦,庶妾諸姬。爭妍取憐,恃恩妒寵。
穢起閨帷之內。變生席之間。忽驚桃李之容。竟委蒿萊之地。如斯情狀,深可悲傷。
【譯】:至於像是帝王諸侯的嫡妻(正后、元妃),以及才華貌美的嬪妃、宮女,一旦容顏衰老,便失去了昔日的三千寵愛;而福運一過,災難也就接踵而生。以至於有的被廢而死於冷宮,有的則被幽禁於長巷後宮之內。
而受封的婦女、嬪妃命婦,或偏房妾婦及寵姬,彼此爭艷競美以博取君王的憐愛,更仗恃著恩幸而相互妒忌爭寵。
於是,穢惡陰毒之事暗起於閨房之內,瞬息之變遽生於臥席之間。忽然間,才驚覺到桃李般嬌艷的花容月貌,竟已委身於野草叢生的落魄之地。像這樣的情狀,實在深可悲傷!
【注:才人采女才人,宮中女官名,多為嬪妃的稱號。 采女,原為漢代六宮的一種稱號,因其選自民家,故曰采女。後用作宮女的通稱。
【注:掖(ㄧˋ)庭】宮中旁舍,妃嬪居住之處。
【注:永巷後宮之長巷;《爾雅注疏》:「王肅曰:今後宮稱永巷,是宮內道名也。」 漢代宮中用來幽禁犯罪宮女之處。
【注:閨帷(ㄨㄟˊ)】,閨室。 ,帳幕。
【注:(ㄖㄣˋ)】指睡臥之處。
【注:桃李】此處形容其姿色美豔
【注:蒿萊(ㄏㄠ ㄌㄞˊ)】蒿、萊,皆野草之名。 故指野草、雜草;或田野、草野之地。

今則粤有信心。敬修齋事。盡行攝召。無或遐遺。宜舉眾以偕來。冀聞法而得度。
【譯】:於今,謹有虔誠敬信的齋主,恭敬營修「水陸大齋法會」普度羣靈,對於所有諸國君臣、后妃貴婦等橫死孤魂及諸眷屬,均盡行攝受召請,沒有任何的遺漏。故請羣靈都應一起相偕而來,冀能同聞正法、永脫苦難而得度。
【注:遐遺】疏遠遺棄。 《易•泰》:「包荒,用馮河,不遐遺,朋亡,得尚于中行。」 孔穎達 疏:「不遐遺」者,遐,遠也。遺,棄也。用心弘大,無所疏遠棄遺於物。 

 主法想所召孤魂,無央數眾,從四方來,卻住一面。 



水陸《第七請下堂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