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陸法會
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
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
第十一上圓滿供法事 (《會本》p.437 ~ 439)
心香達信。雲篆騰空。六塵周徧互重重。法界悉含融。聖境冥通。應念現金容。
【譯】:恭謹焚爇淨香,將誠敬正信之心遍法界而上達;香煙裊裊如篆文妙形,繚繞騰空蔚為雲海。六塵妙供莊嚴周遍而重重無盡,十方法界悉皆含融。諸佛無上莊嚴聖境,咸冥應而感通;應此慇誠一念,悉現尊貴殊妙之金容。
【注:心香達信】《修設瑜伽集要施食壇儀》:「是知欲達諸聖,先具正信。信無形相,藉香表之。香煙遍處,信心必通。以心感佛,何佛而不應也。 『此一瓣香』。乃剋指法體而言也。夫吾人法性,量充沙界,體含萬有。湛若澄清之海,香騰薝蔔之林。明逾日月,德等太虛。舒之能遍於法界,卷之可納於微塵。…『不從天降豈屬地生』。凡世間者,未有不從地產雨露陽和而滋長者。今曰不從天降地生者何也?蓋吾人心香,天不能蓋,地不能載。尚非因之而生豈待栽培而後成者耶?」(X59n1081_p0272b10)
【注:雲篆】①指焚香之煙氣,裊如篆字之形。《全宋詞•柳梢青》:「香飛雲篆。」 ②或指如篆書形之雲。《宋史》:「雲篆綢繆。」 ③道家之字體,亦指符籙典籍。 道教謂其經文、符書乃天上雲氣自然凝結而成,故稱為「雲篆」。《事物異名錄》:「道家字,名雲篆,又曰雲書。」
【六塵周徧互重重。法界悉含融】此句涵義詳見《會本》:①【供上堂】單元(p.124):「諦觀茲食,不外吾心。由知諸法常融,故得六塵互徧」。②【供下堂】單元(p.373):「一切諸法同三德體。故能舉體起用,作我現前所奉分段之食。於一一食,出生一切…如上六塵,一切妙供,無不周徧。」
【注:金容】金色之容貌。佛身也。 心地觀經一曰:「希有金容如滿月。」慈恩寺傳五曰:「耳承妙說,目擊金容。」 (佛學大辭典)
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(三稱)
【▣ 注】《八十八佛大懺悔文》,乃宋朝的不動法師(梵僧,修密宗金剛部)所編集。其內容主要為:
①稱頌、禮拜八十八佛(※《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》中「五十三佛」,及《決定毗尼經》、《大寶積經》中「三十五佛」,共八十八佛。), 另於之後加上「南無法界藏身阿彌陀佛」,故共「八十九尊」佛名);
②再頌念一段「懺悔罪障、善根回向」文(※即《決定毗尼大寶積經》稱「三十五佛名」後之經文),以表清淨懺悔,回向菩提;
③最後,發願回向(※即《華嚴經•普賢行願品》中偈頌),稱頌普賢菩薩「十大願」。
◎【不動法師】宋代僧。天竺人,梵名阿閦撇幹資羅。通顯密、性相之學。初至西夏,止於護國寺,傳譯密部經典,人稱金剛上師。 後遷至四川蒙山。依唐代金剛智「瑜伽施食儀軌」,重譯之,稱為「瑜伽燄口」。又演為小施食法,號甘露法,又稱蒙山施食法。其弟子勒布,傳於保安,三傳至威德幢,今則風行域內。其後,不動師徒等均不知所終。[1](佛光大辭典)
(※ 據云:不動法師當年係於蒙山永興寺,編訂施食儀軌,因而又稱為「蒙山施食儀」;亦有人稱法師為甘露法師。)
|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(三稱)
大慈大悲愍眾生 大喜大捨濟含識
相好光明以自嚴 眾等至心歸命禮
【譯】:諸佛以大慈(與樂)、大悲(拔苦)之心,哀愍憐念一切眾生;以大喜(慶他)、大捨(平等)之心,救拔濟度六道含靈。
復顯殊勝清淨之相好光明,而自任運莊嚴己身。故我大眾等,於今謹以至誠恭敬之真心,歸命頂禮一切諸佛。
【注】:《慈悲道場水懺法科註》:「大慈大悲愍眾生,大喜大捨濟含識,相好光明以自嚴,眾等志心歸命禮。 佛稱大慈悲父。慈能與樂,悲能拔苦。慈悲而言大者,世間父母,亦有慈悲,愛惜兒孫,止在一世。若子不孝,背恩違義者,心生恚恨,慈心薄小,不名為大。諸佛菩薩,慈心不爾;見苦眾生,悲心益重,乃至入於無間地獄、大火輪中,代諸眾生受無量苦;如是慈悲,過於父母無量無邊,故稱為大! 愍即哀愍憐念之謂也。 眾生,指六道四生而言。父精母血,己靈種子,乃至五陰四大,眾法相生,故曰眾生。 ○喜者,慶他眾生,離苦得樂。 捨者,冤親平等,無憎愛心。 濟者,拔濟拯接之謂也。 含識,抱識含靈之類,即上六道眾生也。 此二句,讚佛四無量心也。 ○佛之報身應身,皆有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八萬四千光明。此讚佛之莊嚴也。 ○歸命者,梵語南無,此云歸命。見佛悲願弘深,即以身命竭誠而歸投之;故云志心等。 禮者敬禮;又禮即履也,進也,進退有度,尊卑有分,以卑敬尊,故名曰敬禮。 先以此四句稱揚讚美於佛者,總表發覺初心,虔懇至誠之謂也。」(X74n1496_p0770b21)
【注:四無量心】﹝出法界次第﹞ 四無量心者,慈悲喜捨也。通名無量者,謂菩薩利他之心廣大也。所緣眾生既無量,而能緣之心亦無量也。
〔一、慈無量心〕,慈名愛念,即與樂之心也。謂菩薩愛念一切眾生,常求樂事,隨彼所求而饒益之,故名慈無量心。
〔二、悲無量心〕,悲名愍傷,即拔苦之心也。謂菩薩愍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,常懷悲心,拯救濟拔,令其得脫,故名悲無量心。
〔三、喜無量心〕,謂菩薩慶他眾生離苦得樂,其心悅豫,欣慶無量,故名喜無量心。
〔四、捨無量心〕,謂菩薩於所緣眾生,無憎愛心,名之為捨;復念一切眾生,同得無憎、無愛、無瞋、無恨、無怨、無惱,故名捨無量心。(三藏法數)
【注:相好光明以自嚴】①《慈悲道場水懺法隨聞錄》:「相好光明以自嚴。 (此明繇因所剋之果也。佛有三身,謂法報化。法身無形,故不得見,唯佛與佛乃能究盡。今所讚者,報應二身;並有麤細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及八萬四千光明故。 以,因也。 自,非自他之自,乃自然之自也。緣因四心,皆得無量,皆已究竟,故致果上相好光明,三者皆得自然而然,不假神力,任運莊嚴,致人天之禮敬也)。」(X74n1495_p0663c02)②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:「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。一一相中,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。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。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。」(T12n0365_p0343b24) ③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,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。按劣應身(即化身佛)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而勝應身有八萬四千之相與好。(佛光大辭典)
南無皈依十方 盡虛空界一切諸佛
南無皈依十方 盡虛空界一切尊法
南無皈依十方 盡虛空界一切賢聖僧
南無 如來 應供 正徧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佛世尊
【注:如來十號】佛有十種尊號,即①如來,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。②應供,應受人天的供養。③正遍知,正遍了知一切法。④明行足,宿命明、天眼明、漏盡明等三明與聖行、梵行、天行、嬰兒行、病行等五行悉皆具足。⑤善逝,自在好去入於涅槃(以一切智為大車,行八正道而入涅槃)。⑥世間解,能瞭解一切世間的事理。⑦無上士,至高無上之士。⑧調御丈夫,能調御修正道的大丈夫(佛大慈大智,時或軟美語,時或悲切語、雜語等,以種種方便調御修行者(丈夫),使往涅槃)。⑨天人師,佛是一切天、人的導師。⑩佛世尊,佛,即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;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。故稱為世尊。然其中若分列佛與世尊,則為十一號。諸經論中所列舉十號者,有將世間解、無上士合為一號,或將佛、世尊合為一號,或將無上士、調御丈夫合為一號等諸說。 (參考「佛光大辭典」、「佛學常見辭彙」)
→ ...( 續接 11《第十一 上圓滿供法事》注釋淺譯 (02) )...
水陸《第十一 上圓滿供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