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6日 星期六

11 《第十一 上圓滿供法事》注釋淺譯 (03)
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 (田果彥) 
【◎ 「發露懺悔」及「陳善回向」 】

如是等一切世界,諸佛世尊,常住在世。是諸世尊,當慈念我。
若我此生,若我前生,從無始生死以來,所作眾罪,若自作,若教他作,見作隨喜。
若塔若僧,若四方僧物。若自取,若教他取,見取隨喜。
五無間罪,若自作,若教他作,見作隨喜。
十不善道,若自作,若教他作,見作隨喜。
所作罪障,或有覆藏,或不覆藏。
應墮地獄,餓鬼畜生,諸餘惡趣,邊地下賤,及蔑戾車。
如是等處,所作罪障,今皆懺悔。
【譯】:如上八十九佛等十方一切世界諸佛世尊,法身湛然常住在世。是諸世尊當慈悲憫念我。
凡所有我於現世,或過去世,從無始劫流轉生死以來,所作一切眾罪;無論是親自造作,或教令他人作,或見聞他人作而不勸阻,反卻隨順歡喜。
若對於佛寺塔院、出家僧、或四方僧眾之一切用物;無論是親自盜取,或教令他人盜取,或見聞他人偷取而自己隨順歡喜。
乃至於五無間罪,無論是親自造作,或教令他人作,或見聞他人作而隨順歡喜。
以及十不善道,無論是親自造作,或教令他人作,或見聞他人作而隨順歡喜。
所有如上造作之大小罪障,或許有的遮覆隱瞞,有的不遮覆隱瞞。
以致隨業受報應墮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惡道,以及如阿修羅等其他眾苦諸難之惡趣,或生於偏僻困厄之邊地,或出身低賤為人奴僕,以及生在頑愚無知邪見之家。
像這樣淪落惡處,種種累世於身口意所造作的一切罪障,我於今皆至誠求哀懺悔。

 注】:本段意在「發露懺悔」,無始生死以來所作一切罪障,今皆至誠懺悔,並祈諸佛世尊證明慈憫攝受。

【注:見作隨喜】謂見聞他人作惡造罪,非但不阻止,反隨之而生歡喜心。
【注:若塔若僧,若四方僧物】謂無論是塔廟寺院所有、現前僧眾所用、或十方僧眾共用之一切物資。
【注:五無間罪】五種極逆於理的罪惡,即殺父、殺母、殺阿羅漢、出佛身之血,破和合之僧。因此五種是極端罪惡的行為,任犯一種,即墮無間地獄,故又名無間業。(佛學常見辭彙)
【注:十不善道】又名十不善,。  即殺生、偷盜、邪淫、妄語、惡口、兩舌、貪欲、瞋恚、愚痴。(佛學常見辭彙)
【注:覆藏】覆:遮蓋。 藏:隱瞞。 覆藏,謂明知其有罪過而為之遮蓋隱瞞。 《大懺悔文略解》:「覆藏者,謂覆隱藏匿也,隨煩惱攝。於自作罪,恐失利譽,覆藏不露也。於他作罪揚其醜惡,暗顯己長,故不覆藏也;此兼自他分攝。若單自言,大則覆藏、小則不覆也;又初則覆藏,恐人輕毀,後必悔惱,不覆藏也。」(J30nB260_p0928c02
【注:邊地】《方廣大莊嚴經》:「菩薩不生邊地,以其邊地人多頑鈍無有根器,猶如啞羊而不能知。」 (T03n0187_p0541c22
【注:蔑戾車】舊曰彌離車。譯曰邊地、下賤種、垢濁種也。 華嚴疏鈔曰:「蔑戾車者,三藏云惡中惡,亦云奴中奴,皆義翻耳。」(佛學大辭典) 《佛說八無暇有暇經》:「有人生在邊地下賤蔑戾車中,不識善惡,於我四眾,不聞不見。是名第五欲住聖行無暇修習。」(T17n0756_p0590c15)( 八無暇,八難。謂障礙見佛聞法、修行向悟之八種障難處。)
【注:如是等處,所作罪障,今皆懺悔】《大懺悔文略解》:「如是,指上業惑苦三道障處也。等者,謂攝八難及餘見障也。所作罪障者,謂於身口意所作三障罪也。今皆懺悔者,謂包藏瑕疵,佛不許可,所以念地獄苦,發菩提心求哀懺悔,願如上等罪,悉皆消滅也。…聞稱一佛功德,尚且如是,況復稱禮八十九佛名耶。則今懺除罪障,如風掃地,纖毫不餘矣。」J30nB260_p0928c27

今諸佛世尊,當證知我,當憶念我。
我復於諸佛世尊前,作如是言。
若我此生,若我餘生,曾行布施,或守淨戒。乃至施與畜生,一摶之食。
或修淨行,所有善根。成就眾生,所有善根。修行菩提,所有善根。及無上智,所有善根。
一切合集,校計籌量,皆悉迴向,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如過去未來,現在諸佛,所作迴向,我亦如是迴向。
【譯】:祈請十方一切諸佛世尊,當證知我的至誠懇切誠心懺悔,當憶念而憫祐我。
我並復於十方一切諸佛世尊之前,誠敬發如下之願言。
若我於此生,或過去無量生,曾經恭行布施,或嚴守淨戒,乃至慈心施與畜生少量之食。
凡修清淨道行之所有善根,或恆順眾生而成就眾生之所有善根,精進修行菩提道之所有善根,以及修行無上智之所有善根。
總集以上種種所修一切善根,校對核計籌量審計思量,而將一切功德悉皆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就如同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諸佛所作回向一樣,我今也是如此發心而回向。

 注】本段意在「陳善回向」,於諸佛世尊前至誠發願,今生累世以來所修一切福德善根,回向無上佛道。

【注:一摶之食】字通揣。「搏食」謂以手握食為丸而食之也。康熙字典曰:「漢書註,揣與摶通。摶,以手圜之也。」大乘義章曰:「揣者,手握物使堅固也。」(摘自「佛學大辭典」) 《一切經音義》:「一摶 (音團,摶飯食者,不用匙筯,手摶而食」。(T54n2128_p0458a12
【注:一切合集,校計籌量】謂將上述「修淨行、成就眾生、修行菩提及無上智」等所有種種福德善根,會合聚集起來,觀察核計而通盤籌算審思考量。
【注: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】佛智名。舊譯曰無上正遍知,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。新譯曰無上正等正覺,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。 法華玄贊二曰:「云無,耨多羅云上,云正,云等。又,云正,菩提云覺,即是無上正等正覺。」 智度論八十五曰:「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(佛學大辭典)

眾罪皆懺悔,諸福盡隨喜。及請佛功德,願成無上智。
去來現在佛,於眾生最勝。無量功德海,我今歸命禮。
【譯】:對於以上所陳述,凡一切眾罪我皆至誠懺悔,所有善根福德盡皆隨喜,以及皈敬禮請諸佛之功德,悉願成就菩提無上智。
三世一切諸佛,於眾生之中最勝尊貴,功德深廣如海無量無邊,故我於今至誠一心歸命禮敬!
【注:請佛】勸請有二:一者謂十方世界有佛將入涅槃者,勸請住世,利濟眾生;二者謂十方世界有佛初成正覺者,勸請轉法輪,度諸眾生。 (三藏法數)


 注】以上偈頌,出自決定毗尼大寶積經》第九十卷優波離會



水陸《第十一上圓滿供》

1 則留言:

  1. (1)「校對核計籌量」 改為 「審計思量」。
    (2) 增補、更改相關之【注】如文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