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

12 《第十二 燒圓滿香法事》注釋淺譯 (06)
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 (田果彥) 
-【◎ 正表為施主推廣施心,發度生願 】-

靖惟十方,所有羣品。雖地居文物之盛,及人多佛法之傳。
六根闇蔽者,則所不知。五苦沈淪者,於茲弗覺。
況遐方遠地之處,有愚人聾啞之徒。但求自謀衣食之常饒,豈聞普度水陸之為益。
至於貧窮困滯,疾病縈纏。在牢獄以被囚,處卑小而受制。雖存慕仰,何得修營。既自棄於良緣,亦焉蒙於善利。
茲因齋會,特發施懷。率六趣之迷倫,陳一心之宏誓。
若疑若信,或自或他。咸慰滿於所期,俾圓成於斯願。
【譯】:於此十方世界,所有一切眾生,雖然有的居於文物興盛、文明發達的地方,以及處於人多佛法弘傳之處。
然而,(對於此難得殊勝之水陸普度勝會),若六根昏昧障蔽者,則仍然惛懵而不知道;以及正沉淪於「五種大苦」之中而不得出離者,同樣也是茫然而毫無所覺。
更何況於遠方邊地偏僻之處,多有愚人及聾盲喑殘障(不能見佛聞法)之徒;他們但求汲汲自謀於衣食充足以得溫飽,又豈有閒暇餘力而得聞此「普度水陸」有殊勝的利益。
至於貧窮而困厄蹇滯,或因疾病之牽縈纏身;以及身繫牢獄而被拘囚,或處境地位卑微弱小而受諸箝制;則此輩眾生縱使心存思慕渴仰,又如何能得參與修營「水陸普度」呢?如此一來,則既自我棄絕於難逢之良緣,又如何能蒙受到殊勝的善利呢?
故於今,謹藉此「水陸大齋勝會」之機緣,特發平等普施之悲懷;領率六趣所有迷苦眾生,恭敬稟陳至誠一心之宏誓。
誠敬祈祝:無論是仍有存疑的、或是已經信受的;也無分自我、或是廣及他眾;一切的有情眾生,都能蒙獲身心的撫慰,而滿足於所期許的願望!俾使圓滿成就於此「慈悲平等普度」之大願。
【注:五苦】《觀無量壽佛經疏》:「五苦者。 五道非樂故云五苦。 或是五惡五痛五燒五惡殺盜邪婬妄語飲酒如大經。現遭厄難王法刑罰,是五痛也。五燒即當來墮三途苦毒名五燒。」(T37n1750_p0191c03) 一、生老病死苦。 二、愛別離苦,與所愛者離別之苦也。三、怨憎會苦,常與憎惡者會合之苦也。 四、求不得苦,不得所求之苦也。 五、五陰盛苦,五陰為一身之總體,為五陰之身,受熾盛之諸苦也。已上五苦,為八苦之開合不同者。 【又】一生苦,二老苦,三病苦,四死苦,五犯罪枷鎖苦。【又】地獄等五道之苦。觀經妙宗鈔一曰:「五苦者,此方五道俱不免苦,天道縱樂還墮惡趣故。」(佛學大辭典) 觀無量壽佛經講記》(徐醒民老師):「『五苦所逼』,被五種大苦來逼迫。五苦有幾種講法,但不論那一種講法都是苦的。有一種講法是智者大師講的:五道—天道、人道、畜生道、餓鬼道、地獄道(阿修羅道是分屬在各道中),五道流轉之痛苦名為五苦,這是一種講法。 再者根據善導大師的註解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為五種大苦。又另有一種講法是:生老病死併成一大苦,另加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、五陰熾盛苦,共五苦。不論那一種講法,五種大苦是一個事實,任何一個凡夫眾生,你在世間地位再高、做的官再大、錢財再多,也免不了這五種大苦。」(http://www.tcbl.org.tw/old/Wujing/3/03/fd000017.htm

-【◎ 表白為齋主,代為六道羣靈,不曾歸依三寶等者,勸陳十願 】-

修齋功德,一分奉為法界六道,一切羣生。不曾歸依佛法僧者,代伸歸依。當願三寶慈光,常垂加護。
【譯】:謹以此修齋功德,一分奉為法界六道,所有一切羣生;凡不曾歸依「佛、法、僧」者,均代以敬伸「歸依三寶」。當願三寶慈光,常垂加持護念而庇佑。
【注:伸】通「申」,「申明、伸張、陳述、表白」之意。

 除有特別之處,以下一般發願祝詞,均略而不譯。 僅將部份「辭句」以【注】釋義於後。

修齋功德,一分奉為法界六道,一切羣生。不曾禮讚佛法僧者,代伸禮讚。當願三寶慈光,常垂護念。

修齋功德,一分奉為法界六道,一切羣生。不曾供養佛法僧者,代伸供養。當願三寶慈光,常垂攝受。

【注】:以下五願,分別代不曾懺悔、勸請、隨喜、回向、發願者而言,此五項亦即是「天台五悔」。 「天台五悔」,天台大師為修法華三昧者依彌勒問經、占察經、普賢觀經等之意,說五種之懺悔法,使於晝夜六時修之。名為六時五悔:一、懺悔,發露已往之罪而誡將來也。二、勸請,勸請十方如來以轉法輪也。三、隨喜,於自他一切之善根隨喜讚嘆也。四、迴向,以一切所修之善根,向於眾生,又向於佛道也。五、發願,發四弘誓而導前之四行也。此中有懺悔之名者,雖僅一則。然其他四法,通為悔罪滅惡者,故亦名悔法。… 輔行七之四曰:「雖有勸請等四不同,莫非悔罪,故名五悔。」修懺要旨曰:「所以悉稱悔者,蓋皆能滅罪故也。勸請則滅波旬請佛入滅之罪,隨喜則滅嫉他修善之罪,迴向則滅倒求三界之罪,發願則滅修行退志之過。」三昧行法曰:「採法華普賢觀及諸大乘經意撰此法門。」(佛學大辭典)

齋功德,一分奉為法界六道,一切羣生。不曾懺悔三世重罪者,代伸懺悔。當願一切業障,即得清淨。

修齋功德,一分奉為法界六道,一切羣生。不曾勸請諸佛住世者,代伸勸請。當願轉妙法輪,普利法界。
【注:勸請】勸請有二:一者謂十方世界有佛將入涅槃者,勸請住世,利濟眾生;二者謂十方世界有佛初成正覺者,勸請轉法輪,度諸眾生。雖不面見諸佛,而虔心勸請,以達歸敬之誠,是為勸請。(三藏法數)

修齋功德,一分奉為法界六道,一切羣生。不曾隨喜修行大乘者,代伸修行。當願若自若他,圓成行願。

修齋功德,一分奉為法界六道,一切羣生。不曾回向勤求佛道者,代伸回向。當願普與羣生,同入佛智。

修齋功德,一分奉為法界六道,一切羣生。不曾發願上求下化者,代伸發願。當願佛道圓成,眾生普度。
【注:上求下化】向上而求菩提,向下而化眾生也。上求菩提是自利,下化眾生是利他,是為菩提心,菩薩之萬行不出此二者。 止觀一上曰:「上求菩提,下化眾生,發菩提心。」; 往生要集上末曰:「總言之願作佛心,亦名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心,別謂之四弘誓願。」; 九品義曰:「菩提心者,覺悟義也。(中略)若略說者,上求佛果下化眾生之心也。」(佛學大辭典)

修齋功德,一分奉為法界六道,一切羣生。不曾念佛求生淨土者,代為求生。當願早託蓮胎,華開見佛。
【注:蓮胎】念佛往生彌陀淨土之人,皆在蓮華內而生,恰如母胎,故曰蓮胎。蓮宗寶鑑八曰:「當生淨土,入彼蓮胎,受諸快樂。」 五會讚曰:「十念蓮胎雖住劫,華開還得悟無生。」元照觀經疏下曰:「當知今日想佛之心,相好果德,悉已具足。蓮胎孕質,即是此心。果證菩提,不從他得矣。」(佛學大辭典)

修齋功德,一分奉為法界六道,一切羣生。不曾發心求菩提道者,代為發心。當願一向圓修,即成究竟。
【注:圓修】在台家圓教,同時修空假中之三觀也。 又圓滿修萬行也。 圓覺經曰:「圓修三種。」元照彌陀經疏上曰:「萬行圓修,最勝獨推果號。」(佛學大辭典)

上來奉為罪障深重,不聞三寶,法界羣生。勸陳十願,用結勝緣。植菩提因,期心果覺。
【譯】:上來謹奉為罪障深重,不聞三寶,所有法界一切羣生;勸陳普發十願,用以廣結勝緣;植無上菩提之因,期願即此因心而得證如來無上果覺。



水陸《第十二燒圓滿香》 

3 則留言:

  1. 補增【注】:(「天台五悔」)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佛安
    請問此本書還有嗎?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當初發願付梓,誠望與有志參預水陸法會或真心深入佛法者結善法緣。惟願大法流通弘揚,普利一切。
      若真誠請書,請 email "tyhycfnw@ms56.hinet.net" 聯繫。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