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

12 《第十二 燒圓滿香法事》注釋淺譯 (04)
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 (田果彥) 
日觀既爾,餘觀例然。次觀水,觀地,觀樹,觀池,及以總觀。凡此六觀,皆觀彼土之依報也。
次觀座,觀像,觀佛,觀二菩薩,普觀,雜觀。凡此七觀,皆觀彼土之正報也。
次三觀者,觀三輩九品往生。令其捨劣而取勝也。
又經云,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言作佛者,顯佛從修,非是自然。全是而作,全性成修。故曰心作也。
言是佛者,顯佛本自具,非從修得。全作而是,全修成性。故曰心是也。
【譯】:日觀既然如此,其餘十五觀也是同理。故其次觀「水」,觀「地」,觀「寶樹」,觀「八功德池水」,乃至於「總觀極樂世界眾寶國土」。以上六種觀想,都是觀極樂淨土之依報國土莊嚴。
然後再觀「寶蓮花臺座」,觀「無量壽佛與觀音、勢至二菩薩像」,諦觀「無量壽佛」,諦觀「觀世音菩薩」、「大勢至菩薩」二菩薩,普觀「自生於西方極樂世界中」,雜觀「一佛與二菩薩變化身像」。凡此所述七種觀想,都是觀極樂淨土中,無量壽佛與觀音、勢至二菩薩之正報身相莊嚴。
而最後三觀,則分別觀「上輩之上、中、下三品」、「中輩三品」、及「下輩三品」之往生等相。其所以如此詳述「三輩九品」之觀想,都是為了令眾生知所簡擇,捨低劣而取勝進啊。
又於《觀無量壽佛經》中有云: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。其所以謂之「作佛」,(是從「修心作觀」而言),即在顯明「佛」乃從修證而得,非是自然所成。因此,全此一心修觀而作佛,則全此真性悉修成「佛」。所以說:「是心作佛」!
至於所謂「是佛」者,(乃從「果佛本具」而言),則在顯明「佛性」本來即各自圓具,非是從外另修而得。因此,全此修觀作佛之當體亦即是本心;則全觀而修成「佛」,其實即是本來圓具之本性。所以說:「是心是佛」!
【注:觀像】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:「佛告阿難及韋提希,見此事已,次當想佛。所以者何?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,是故汝等心想佛時,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。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。… 想彼佛者,先當想像,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。…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,…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。此想成時,…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,遍滿彼國。…是為想像。名第八觀。」(T12n0365_p0343a18
【注:雜觀】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: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,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。如先所說,無量壽佛身量無邊,非是凡夫心力所及。然彼如來宿願力故,有憶想者必得成就。…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,於十方國變現自在。或現大身滿虛空中,或現小身丈六八尺。所現之形皆真金色。…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,於一切處身同。眾生但觀首相,知是觀世音,知是大勢至。… 是為雜想觀。名第十三觀。」(T12n0365_p0344b25) 《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》:「第十三雜明佛菩薩觀。今評此觀略有二意。一為前觀佛及菩薩勝相不成者,乃令捨大而觀丈六。二為觀前勝相已成之人,令其更觀勝劣化用遍十方界,使品位增進。」(T37n1751_p0227c20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白話解釋》:「這一種觀想一佛二菩薩的形相,是不一樣的,有時候見到大相,有時候見到小相,有時候見到菩薩本來的身相,有時候變化了眾生的身相,所以稱做雜觀想。就叫第十三觀。」(http://book.bfnn.org/books/0032.htm 
【注: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】《觀無量壽佛經疏》:「初汎明諸佛法身自在從心想生。…法界身者,報佛法性身也。眾生心淨法身自在,故言入眾生心想中,如似白日昇天影現百川。 … 又法界身是佛身,無所不遍法界為體。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者,得此觀佛三昧解入相應,故言入心想中也。是心作佛者,佛本是無心淨故有,亦因此三昧,心終成作佛也。是心是佛者,向聞佛本是無心淨故有,便謂條然有異,故言即是。心外無佛亦無佛之因也,始學名,終成即是佛。若當現分別諸佛,法身與己同體。現觀佛時心中現者,即是諸佛法身之體,名心是佛。望己當果由觀生彼,名心作佛也。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者,以心淨故諸佛即現,故云生也,亦因此觀佛三昧出生作佛。」(T37n1750_p0192b02
【注:言作佛者、言是佛者】《淨土境觀要門》:「至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。 從修觀邊說名為心作。 從本具邊說名為心是。」(T47n1971_p0290b01) 《寶王三昧念佛直指》:「又經中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者。所以示今觀佛,當明修性不二之旨。 言作佛者,此有二義。一者淨心能感他方應佛,謂諸佛法身本無色相,由眾生淨心依於業識熏佛法身故,能見佛勝應色相。二者三昧能成自己果佛,謂眾生以淨心想,成就觀佛三昧,故能使自己終成作佛。此之二義,初作他佛,次作己佛。當知果佛從證,非是自然,即是而作,全性成修,顯非性德自然是佛也。言是佛者亦有二義。一者心即應佛,前言性本無相心感故有,則心佛有無條然永異;今泯此見,故則眾生之心全是應佛,以離此心外更無佛故。二者心即果佛,既心是果佛,故知無有成佛之因,以眾生心中已有如來結加趺坐,豈待當來方成果佛。此之二義,初是應佛,次是果佛。當知果佛本具,非從緣成,則作而是,全修成性,顯非修德因緣成佛也。若以作是顯於三觀,則空破假立,皆名為,二邊之觀也。不破不立,名之為,中道之觀也。全是而作,則三諦俱破俱立。全作而是,則三諦俱非破立。即中之空假名,則能破三惑立三法,故感他佛三身圓應,能成我心三身當果。即空假之中名,則全惑即智,全障即德,故心是應佛,心是果佛,故知作是之義一心修者,乃不思議之三觀,為十六觀之總體,一經之妙宗也。」(T47n1974_p0360c20

 則依上所述,簡要其義如下:

是心作佛 -
   一者、淨心能感他方應佛。淨心依於業識熏佛法身故,能見佛勝應色相。 (作他佛)
   二者、三昧能成自己果佛。 淨心成就觀佛三昧,故能使自己終成作佛。(作己佛)
「是心作佛」,當知果佛從證,非是自然,即是而作,全性成修,顯非性德自然是佛也。)

是心是佛 -
   一者、心即應佛。 眾生之心全是應佛,以離此心外更無佛故。(是應佛)
   二者、心即果佛。 以眾生心中已有如來結加趺坐,豈待當來方成果佛。(是果佛)
   「是心是佛」,當知果佛本具,非從緣成,作而是,全修成性,顯非修德因緣成佛也。)

《樂邦文類》:「是心作佛者,佛本是無,心淨故有。是心是佛者,向問佛本是無心淨故有,便謂條然,故言即是。始學名,終成即。 妙宗釋曰:欲想佛身,須知觀體。體是本覺起成能觀。本覺乃是諸佛法界之身,以諸佛無別所證,全證眾生本性故也。若始覺有功,本覺乃顯,故云法身從心想生。… 是心作佛者,明即心變全性成修。是心是佛者,心外無佛,佛外無心。… 妙宗又曰:今之心觀,非直於陰觀本性佛,乃託他佛顯乎本性。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,次明佛身全是本覺,故應佛顯,知本性明。託外義成,唯心觀立。」(T47n1969Ap0154b11) 《淨土生無生論》:「法界圓融體,作我一念心,故我念佛心,全體是法界。論曰:行者稱佛名時,作佛觀時,作主伴依正觀時,修三種淨業時,一心不亂時,散心稱名時,以至見思浩浩恒沙煩惱,凡此有心,皆由真如不變隨緣而作,全體即法界。」(T47n1975_p0382c16

汝輩六道羣靈,解此妙義。應當依法用觀,修此三昧。是則由三昧力,由佛攝受力,由本有功德力。會三力於一時,收成功於一念。便可不離當處,坐寶蓮華。不逾剎那,往生彼國。即心念佛,慕果修因。祖有誠言,可弗努力。
【譯】:爾等六道羣靈,了解此中妙義之後,便應當依法而作觀,修此「觀佛三昧」。如此一來,藉由觀佛相應三昧力,並仗阿彌陀佛慈悲攝受力,以及修觀有之功德力,會仗此三種殊勝力用於一時,而收功成圓滿之效於專誠之一念。於是便可不離於當處,而坐淨土寶蓮花(「質託寶蓮,不離當處」);不逾剎那之頃,即得往生於彼安樂國(「神超多剎,豈出自心」)。故應即此一心而念佛,欣慕佛果而勤修因行。以上,皆是歷來諸祖殷誠教誨再三之言,大眾於今聞知,豈可不努力信受奉行!
【注:會三力於一時】《淨土指歸集》:「般舟三力   圓通梵法師會宗集,引般舟三昧經言,念佛往生,有三種力。 一者本有佛性力,言煩惱心中有如來藏也。 二者慈光攝取力,言彌陀光明無量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也。三者念佛三昧力,言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也。此三種力,如三股繩合為大索,能牽重物。又如水火鏡子,若將對日以艾取之,即可得火。若將對月以珠取之,即可得水。今以鏡具水火之性,喻眾生本具佛性之力也。須假日月之光來照者,彌陀慈光攝取之力也。以珠艾能引水火者,信心念佛之力也。此三種物,缺一不可。三事和合,水火方生。三力相資,必生淨土。」(X61n1154_p0399c23 ②《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》:「又般舟經,明眾生有三力,故得見彌陀。一者三昧力,即論中所明是也。二者佛力,四十八願;經云設我成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不取正覺。三者本功德力;此有二義。一者眾生自無始來,曾有念佛求生淨土種子;當時未生,今種已熟,應得往生。二者眾生心性,本具塵剎,雖十萬億之遙,無非性具,即性體性量;如帝網之一珠,影含眾珠;如大海之一浪,具全潮體;非但互具,亦乃互即。故四明云,若心性不具塵剎,則生無感見之功,佛無應現之理也。」 (X22n0423_p0572a13
【注:即心念佛,慕果修因】《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》:「為令即心見佛法體,以此現因而證當果,故以心佛同體名心是佛,觀生彼果名心作佛。意在即心念佛及令慕果修因。」(T37n1751_p0220c15



水陸《第十二燒圓滿香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